华东师大学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2023-06-19浏览次数:298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华东师大作为一所人文社科底蕴深厚的大学,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学校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 

建设文化强国,中国文论发力

·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终身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使命”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提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包含了三项要素:一是中华民族的,二是现代的(所谓“现代”,必然是一百多年中西古今之争、所激荡沉淀下来的思想传统与文化积累),三是二者完全可以也应该结合。

  过去,我们一直在争论传统与现代可否结合,一百年前的五四新文化,就是认为不可以结合,只有全盘重新建设。我们看思想史,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有两个趋势是很明显的:一是由斗争而和谐的思想发展(正如冯友兰引张载“有对必有仇,仇必和而解”),一是由多元格局与传统再造。然而思想史上“结合”的主线与趋势至今没有得到较自觉、整体的疏理和较深刻、独到的发掘。

  我曾经做过的研究表明,从历史连续性的长时段文化史观来看,从理解与对话的意义上看,是可以结合的,学界也对此有越来越多的共识。而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是,也应该结合。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逻辑上说,必然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一个文化上弱势而没有世界地位的民族,是谈不上伟大复兴的。因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实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那如何结合呢?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个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再次重申的重要思想,也代表了学界近二三十年的基本共识。从中国文论和中华美学的学科来说,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即如何做到“两创”。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近十年开过五六次大小学术研讨会,不仅我们的会议主旨围绕着“两创”,而且在此基础上也发展出许多许多新的议题与讨论。如:是出人头地,还是安身立命?是破碎化的、唯情主义的自我,还是心统性情?是语言艺术的游戏与竞赛,还是人心的滋养与病痛疗治?全人与单面人:文学教育的意义、文与政治,本然或内在?知识人的知之诚笃、国身通一传统之张力、文学与道德承担、与人类共同体价值、青山绿水、绿色文明与古典中国文学的价值再认、消费主义的世纪潮流中“平淡”的现代意义等等。都是在问题导向的目标下对建设新文明的回应。

  我们提出“活古化今“:所谓“活古”,首先要立足于理论与变化的事实来解决观念前提;其次,要以今为镜,今古相照,即不仅将古典传统作为历史概念,而且更作为现代性范畴来思考。所谓“化今”,即不仅是传承与发掘古典精神,且更积极主动参与现代性的建设。

  例如古典中国文论的一些重要传统,如非虚构为主流的诗文传统、感时忧国的传统、道高于势的传统、超越的传统、生活艺术化的传统、人品重于文品的传统、自得其乐与独善其身的传统等,虽在现代中国不同程度地遭遇到了种种挑战,然而传统不死,其化今的能量犹存。我们将继续致力于重新发现传统的力量,努力为古典理论在今天的重新定位与新生,寻找路径。有幸的是,五四时代百年之后,我们正迎来一个修复、连接、通贯、重新激活传统,融古今为一体的后五四新时代。

 

· 

挖掘汉字知识,探寻深层结构

· 

 

 

臧克和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教授

  在世界文字体系范围内,汉字是唯一使用历史悠久而没有中断的视觉符号书写记录体系,这个体系由最基本的类符、类符合成而标记语素概念史的最基本单元组成。事物越是最基本单元越具备整体性,基于此,融会文字、考古以及文博等学科群专业域,整合各类数据集,构成汉字文化属性资源库,将满足下列几个主要方面功能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一是工作平台系统。实现为人文学义理、考据等领域的会通实证实验室。文字知识挖掘采集,遵循着与AI人工智能、ChatGPT4.0一类机器学习迥乎不同认知习得流程,信息加工传递方向。

  二是学习资料体系。呈现汉字认知深层结构联系,研制真正具备通识意义上的汉字标记单位观念史课程系列。为文化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系列核心价值观念,还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演进场景

  三是书写记忆文本库。汉字文化属性资源库匹配日本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区域,唐宋及唐宋以降汉字传播传承使用的真实书写数据集,恢复汉字使用共同体的汉字“认知原型记忆”,贡献汉字智慧。

 

· 

新时代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向指引

·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一系列深入阐述,进一步凸显了“两个结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述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相互呼应、彼此支撑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认识、理解、继承、推进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并带领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更为主动地投入到这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从学理层面出发,历时性地探寻中华文明五大特性形成的历史条件、社会根源、文化特质,通过比较其他文明形态来明确中华文明的时空方位、价值贡献、世界意义。

  具体而言,我们既要系统梳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源远流长的重要概念或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与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存续、发展、转变、挪用、创新等各种样态,又要持续挖掘中华文明如何主动接触、积极吸收乃至创造性转化其他地区文明优秀成果的经典案例,并不断关注并推动有关域外中华文明形象的收集、整理、分析、重塑等研究项目的有效开展。

 

· 

什么是中华优秀教育传统?

· 

 

 

杜成宪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果要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就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结合起来。

  但什么是中华优秀教育传统?长期以来,对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认识、概括和表述十分缺乏,以致家庭、学校、社会在传承教育传统的实践中,大量存在只知枝节不知根本、错把谬误当作精华等认识误区。如认为优秀教育传统就是剪纸刺绣、琴棋书画,就是读经诵经、行礼如仪,就是勤学苦读、出人头地……但这些传统或属于技艺层面,或流于形式,或正谬不分,导致教育实践中的偏差。正确认识和把握什么是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不仅重要,而且迫切。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世代相传、行之有效、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现代教育精神相契合的教育举措及思想。教育传统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凝结着历史上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教育家的智慧,经受时代检验而与时俱进,并被接受为本民族成员的共同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教育传统具有层次性,对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而言,有些传统更为本质、具有决定性,可称为“大传统”。优秀教育传统的传承,更应注重那些内涵丰富、具有统摄作用的“大传统”。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概括出那些“大传统”,以求纲举目张之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列举了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十个传统——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可以给我们启发。

 

· 

为中华文化根脉的传承大力推动古文字数字化

·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教授

  古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但是古文字学至今尚陷于“冷门绝学”的困境,需要“强基计划”来支持它的传承发展。要改观现状,大力发展古文字数字化的研发是不二选择。当前需要瞄准三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攻关方向进行突破。

  一是古文字字符集研制。扭转目前尚没有一个能够全面支持古文字数字化的古文字字符集标准的不利局面,为古文字数字化一切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创建古文字公共数据库。让社会大众凭借数字手段瞬间获得专家级古文字专业知识。古文字公共数据库必须实现如下新突破:材料收录上实现各个断代各文字类型全覆盖;以严格的数字化标准来实现海量文字资料数字载体转换,以保证所有材料成为能够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处理的对象;立足于学界相关研究的最新发展,完成材料的整理、分析、标注等深度加工,逐字、逐篇给出全息释读信息。

  三是推动古文字智能化研发。当前重点应以消除了两个盲点为目标:一方面是不识之字网络查询平台检索的盲点,让古文字公共数据库可以友好地服务所有使用者。二是图像载体古文字材料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盲点,实现数字平台中图片载体材料与字符集载体材料的自动数字关联,进而营造了古文字资料大数据生成和机器学习的环境,为各种研究专题的智能化手段介入创造条件。

 

· 

认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做好守正创新

· 

 

 

罗争鸣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文化传承的“传”是传后,“承”是承前,承前才能传后,所以也有“承传”的说法。承什么是一个大问题,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先贤们就在讨论精华与糟粕的问题,经过100多年的努力,我们应该有更清晰、更具体、更可行的方法,有效地分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能传续发展下去。

  怎么“传”也是大问题。这涉及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两个词汇的理解。“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文化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任何一个文化现象、文化遗存,都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所创造的,是我们了解历史、总结经验的依据。

“文化传统”的核心是“传统”。传统是有生命的,延续的,有持续影响的,往往也是形而上的。这些有持续影响的习俗、观念、思想等,就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比如历史上的“男尊女卑”和“主奴”思想,就违背了现代文明社会所倡导的人人平等的观念,这种影响就是坏的。

  我们要传续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一个是传播古代文化知识,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课堂、图书馆、书店、媒体上随处可见,也是比较容易做的一个层面;另一个是传播好的、符合现代社会文明理念的文化思想。很少有现成的有益的文化思想等着我们来传播,蕴含在古代文化中的观念,需要提炼、改造和转化。两个层面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守正创新。守正创新应该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与灵魂,实现这个伟大的文化使命,不仅需要文化届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抱持一种开放包容、积极精进的心态。

 

· 

弘扬优秀海派文化传统,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聚沙成塔,也是中华大地各地文化创造百川归海汇成的博大的文化谱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源远流长。

  海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上海人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创造者贡献者。上海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提出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结构谱系是科学的,也是抓住了核心的根本问题的。红色文化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文化,江南文化代表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海派文化代表了新潮的现代文化,三者汇集起来,形成中国现代新文化的代表文化。

  上海文化要有自信,上海文化不是人云亦云的杂乱的拼凑,而是江南文化的开拓者,中国梦的重要擘画参与者。这份江南文化的资源,需要认真整理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追溯到伟大的中华创世神话,可谓高瞻远瞩。早在大夏大学时期,谢六逸的《神话学ABC》即开拓了中国神话学的学科体系,是中国神话学的重要奠基人。近年上海中华创世神话传播工程,华东师大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与贡献者。我们华东师大以学科参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事业,创造了系列成果。

  从海派文化出发弘扬中华遗产,从华东师大传统出发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把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现代文化的工作做实,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书法美学讲好中国故事

· 

 

 

崔树强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在河南殷墟遗址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可以说,5000年中华文明史使我们明白“从哪里来”,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使我们明白“往哪里去”,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代表之一,汉字书法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它孕育和诞生于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传统,凝聚和呈现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系统建构中国汉字书法美学理论体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学和美育精神,推动全社会美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

·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将其提升到“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样的高度,说明“第二个结合”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这一意义作了深入阐发。用“彼此契合”“互相成就”“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来概括“第二个结合”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准确和深刻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作为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要做到“第二个结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点,树立理论自信,尤其要改变理论上“仰洋人鼻息”的状态,要与各种文明平等地交流互鉴。

  二是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和特性来从事研究工作,要实事求是,尊重实际,尊重传统。

  三是要改变学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体察普通受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需求,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普及传播。近年来我参与央视多个传统文化节目的制作,对此深有感触。

 

·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 

 

 

丁安琪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只有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为了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对于国际中文教育者来说,我们需要抓住契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让世界各国的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

  为了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方面,学习外语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国际中文课程和交流计划来鼓励其他国家民众学习中文,尤其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中文学习,如加强汉学家计划、扩大留学生博士招生等。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在线分享文化内容,加强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支持学生、艺术家、专业人士的文化交流计划;组织节庆、文化活动,鼓励来华文化旅游等。

 

· 

领会“五个突出特性” 担当文化使命

· 

 

 

朱承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中华民族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长期在世界文明史上居于重要位置。如何接续中华古代文明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新时代中国人的时代之问,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的突出特性,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规律性认识,也为推动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要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科学地解释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来龙去脉,阐释中华民族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必然性。

  二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顺应科技革命和社会革新的历史大势,注重文化上的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三是要坚定“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核心利益。

  四是要扩大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既善于借鉴和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精华,又善于向世界阐释和传播中华文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世界性的百家争鸣”中去。

  五是要大力发挥中华文明对于建设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维护国际秩序的积极作用,通过世界范围内合作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以专业素养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中国式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路径

· 

 

 

徐赣丽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体现了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令人备受鼓舞。我深刻感到,作为一名从事民俗文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校教师,更要以自己专业所长,积极传授和传播优秀文化传统,结合当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规律,推进其现代性转化,探索具有中国风度、中国气派的中式生活方式建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领会这一具有高度指导性的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整理和光大中国历史长河中被埋没和隐藏的精神文化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为大量的文字文献及其思想,也体现在我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非文字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独具中国风格的生活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积累了数不胜数的生存智慧和精湛的造物技艺,这是更少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具有本土特色、本国特色和历史连续性的文化。

  这正是我们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所要借助的资源,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源泉。目前学界对此还缺乏深入的解读和整体高度的总结提炼,我们应该加强对此的研究,挖掘其中隐藏的光辉,充分彰显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彰显汉字魅力,弘扬篆刻艺术

· 

 

 

张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主任,教授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汉字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篆刻艺术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的结合,是以印章表现汉字魅力的特有艺术形式。中国汉字历经三千五百多年绵延不断,汇聚了中华先民的伟大智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无法比拟的,他的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已深入到国人的骨髓之中,保护传承汉字,使之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就篆刻而言,特别是在古文字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让人们通过篆刻了解汉字魅力,篆刻当之无愧是中国古文字的“活化石”。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成功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成立了学生专业社团“大夏印社”,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篆刻体验活动。2022年我们在校园里创设了一条80米的篆刻文化长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篆刻文化环境育人。同时加强了篆刻工作坊建设,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篆刻辅导体验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篆刻技法,读懂篆刻艺术,通过篆刻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将“诗、书、画、印”连成一体,将篆刻艺术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努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有效落地。

 

· 

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传统音乐艺术绽放时代风采

· 

 

 

石春轩子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提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和运用“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科学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拥有348个剧种的传统戏曲更是雅俗共赏、流派纷呈,既是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的重要体现,也是传统音乐流脉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冲击下,传统音乐和戏剧艺术颓势明显,而欧美流行音乐、音乐剧等西方艺术形式风靡全球、大获青睐。音乐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推动发展呢?在我看来,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要深刻理解音乐传承中的连续性特质,强化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规律性认识并做好阐释生发;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音乐艺术创作的成功经验,尊重艺术与市场规律,在“现代文明”框架下重视创作、策划、推广、运营等现代创演生态建设;要善于寻找“契合”、运用“结合”,在传统音乐的深厚基础上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现代文化工业“看不见的手”对优秀音乐资源进行调配深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音乐工作者的应有贡献。

 

·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

· 

 

 

陈红娟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结合的前提、结果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求和历史意义。讲话还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相互契合,其中很多基本价值原则是一致的,而且二者还可以相互成就,从而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体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宇宙观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相契合;天下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和合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世界历史、共产主义的价值导向相契合;社会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民主体思想”相契合;道德观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合内外之道”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真正的人的道德”具有契合性。

 

· 

把握中国文化本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贾利军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

  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冲突、自然灾害、信仰危机……,人类是跌入深渊还是涅槃重生?这一切,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何谓中国文化?《彖》传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是文以载道之文,“天文”即是天地之道,中国文化就是替天行道的文化,中国文化就是人文化成的文化,中国文化就是用天地规律、宇宙大道造福人类的文化。所以,我们是唯一一支存续至今的古文明。因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们从不向强权低头,我们历来呵护弱小;无论是七下西洋的郑和船队,还是西出阳关的张骞使团,所到之处我们传播和平、促进交流、涵养善良……。如何行道?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个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具体体现就是强者呵护弱者,富者资助贫者,年轻力壮的扶助年老体弱的,智慧通达的教化愚顽蒙昧的……。

  基辛格博士在其《论中国》一书中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其实,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当所有的美好都被呵护,人类将迎来崭新的文明形态。

 

· 

文化交融互鉴的中国方案

· 

 

 

金雯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两个结合”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独立和民族间文化交流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中国语言和思想是独特的,也是在文化交融之中成型的。南朝时期来到中原的佛教,唐代引入的回鹘马、双峰驼和“胡乐”“胡服”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内部的特色元素。

  我们今天讲究文化传承,是为了厘清一国一族的经历,也是为了重新书写世界文化交流史。中国传统文人对某种大同思想向来有所希冀,正如欧阳修所言,“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南产错交广,西珍富卭巴。”这几句诗对“天下一家”的肯定源于“夷”“华”相通所处催生的物产流通,包含着一种对中国身份开放而柔韧的认知。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中国本土现实在内外力量的共同牵引下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

  用同样的思路重审西方文化,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的中国和其它异域元素。新柏拉图主义在其诞生之时就受到了印度宗教思想的渗透,17世纪泛神论思想的兴起与中国宋明理学的西传不无关联,浪漫主义时期“新神话”的创作受到了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译文的启迪,咖啡和茶都并非原生于西方,分别源于土耳其和中国。

  对人文研究者来说,两个“结合”的原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我们要抵制为某一个文化单位或基因寻找确定“源头”的执念,破除僵化的文化身份,比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仅进入了东方,本身也具有东方元素,它承接启蒙时期欧洲的世俗化转向,至少间接地与中国和东方朴素的物质主义思想有对话关系。

  另一方面,强调文化间的交叉互渗并不意味着取消民族主体性,自我若全然瓦解,自我之间的互相渗透也不复存在。不论是小我还是大我,其建立与其消解总是同时发生不断转化的,斯宾诺莎说过,“人要保持他的存在,最有价值之事,莫过于力求所有的人都和谐一致”,而中国圣贤也说过,“圣人同天地同德,广生万物”。

 

·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 

 

 

杨丽萍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讲话,放眼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大历史,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回应了中华文化传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高度凝练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这既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还将中国文化传承发展放置于新时代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加以考虑,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根本遵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一是要在守正的前提下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守正、传承和创新有机统一,方能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二是要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重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合理把握度,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守护好中华文明的底色,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根基。

  三是进一步促进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成就、彼此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发展传承助力,中华文明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永续不竭的精神动力。

  四是要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传承和创新的研究及其传播,构建去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推动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

 

· 

持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力量

· 

 

 

王子蕲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要论断为探索、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提供了思想指南。

  文化由历史积淀而成,又在人的记忆中而传承。回首百年,在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文化都立时代之潮头,为发展进步而呐喊。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也建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中彰显着中华文明的价值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形塑着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及呈现出来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特征,正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的现实写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底色和科学属性,是今天中华儿女奋斗新征程的根本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在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 

萃取优秀基因,持守传承初心

· 

 

 

蒋冰冰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薪火相传,绵延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重大意义。

  虽然给“文化”下定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英国学者泰勒开始,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两百多个,但是对于文化的优秀特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是能够产生共鸣的。比如与孔子相隔两千余年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谦卑地自称“孔门弟子”。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札记》中指出中国文明的非侵略、非扩张本性。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费孝通认为“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这一历史经验教训可为世界形成新的和平秩序提供的一条值得思考的启示。他认为,刻在孔庙大成殿前的“中和位育”几个字代表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宽容和文化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已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当前,提炼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努力方向。

 

· 

探寻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新思路

· 

 

 

兰韵诗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结合自己开展的中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我有如下深刻的体会:

  首先,新中文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2023年,我们迎来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可以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和呈现。对于中文教育而言,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指导,给学生个性化推荐教学内容、强化学习效果,从而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

  其次,文化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力量的共同参与。在研究中,我们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老师进行了深入合作。在沟通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科之间的碰撞是令人激动的。计算机学科的我们了解到中文教育落地的实际场景,并为此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调整。而对于汉语教学的老师来说也能够思考有哪些场景是可以通过技术实现的,减少教育成本和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年轻人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对宣传中国文化的态度和参与程度至关重要。我的研究生也参与到研究中,他们发挥创造力,用计算机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传统文化的内涵,围绕中文教育探索了一系列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收获良多。

 

· 

在固本中浚其源,在提级中开其新

· 

 

 

任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历史典籍版本的收集,分级分类保护好”。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典籍版本和古籍保护工作的真情关怀和殷切期待。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赋予古典文献学应有的学科地位。将其提升为一级学科,打破目前隶属于“图书情报与文献”的窘境,切实为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古籍保护、文化交流等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历史典籍中蕴藏了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宝贵要素,在保存其实物形态的同时,依靠现代数字技术实现其呈现形式、保存方式和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延续其生命。

  第三,做好历史典籍的时代化译介和推广。培训和组织人才,整理、点校、影印重要古籍,在现代读者与历史典籍间建起一座桥梁,实现古为今用,这既是传承,也是创新。

  作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教师,自己应该在古籍之固本、开新、传流上做文章,固其形态、开其风气、扬其精神。中华文化命脉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必须延续下去,要让子孙后代有书可读、有书能读,这也是建设现代文明的深意所在。

 

· 

将古典诗词研究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 

 

 

倪春军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习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对于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来说,具有许多方面的深刻启示和指导意义。

  首先,要重视古典诗词文献的版本研究和挖掘,为学界和读者提供可靠的专业读本。比如,对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一系列备受大众青睐的诗词经典选本,我们可以开展各种版本的汇校、汇选、汇圈、汇评工作,为专业研究和文化普及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

  其次,要努力把专业研究与文化普及相结合,通过古典诗词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开展古典诗词的注释、鉴赏、评析工作,通过专业研究者的学术眼光,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一批具有学术性和趣味性的诗词读本,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贡献力量。

  第三,在学术研究中也要关注诗词文献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文化普及意义。比如中国古代的诗词选本,既有阐发选家文学观念的学术价值,也有指导大众创作实践的普及目的,研究者要兼顾古代诗词文本的双重特质。

  总之,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中华古典诗词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并将一系列学术成果转化为助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资源。

 

· 

守得住,见得到

· 

 

· 

 

韩进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文化自信根植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与深情挚爱。古籍善本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具有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特征。雕版活字、写本印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颜筋柳骨、唐风宋韵之间,有家国情怀,有士绅伦理,层累地锻造出古典中国的意态风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与血脉。

  这些文化载体的物质特性,要求我们要处理好藏与用的辩证关系。这依赖于两点,一是要守得住,二是要见得到。

  作为图书馆馆员,我们密切关注温度湿度、防虫防蛀,积极探索古籍保护的新技术,在保障古籍库房良好存藏条件的基础上,创造“读者友好型”的阅览环境,藏用并举,让这些文献得以被读者见到并有效利用。

  作为研究人员,一方面灵活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各种传播形式、途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颖的学术视角和阐释方式,与群众对话,与世界对话,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见到,被世界见到,这是我们的使命。

 

· 

扎根传统,守正创新

· 

 

 

李羚靓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师

  文化传承实质是创新精神的延续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基,创新是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老品牌经营是当下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中华老字号数量仅为建国初期的7%。立足时代特点,做好文化传承,老字号品牌形象需要重塑:

  第一,整合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延伸传统元素,提高互动性并增加消费者体验感。拓展销售渠道,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第二,突出差异性。在市场竞争激烈时期,品牌应该注重突出自身特色并强调差异性。这种策略需要把握好平衡点,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拥有现代感。

  第三,跨界合作。通过跨界合作,在其他产业领域寻找机会并整合资源优势。例如将品牌文化延伸至电影、音乐等媒介以达到品牌升级目标。

第四,创造新价值。在保持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引入新鲜元素来打造全新形象或产生更大影响力以及用户黏着力。

  中华老字号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蕴含深厚历史底蕴。在老字号品牌设计中实现融合式创新需要遵循“尊重传统、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传承与变革相结合原则。在保持品牌传承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设计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引入现代元素,也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体验感,并且注重线上线下渠道整合等方法来实现“融合式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

 

· 

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提升中华文化传播效能

· 

 

 

马青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师

  当前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正面临深刻变化,在此之际,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目标,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强文化传承,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我们要创新文化的传承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承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我们要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形态的变革,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国际中文教育赋能,通过优秀的专业人才和合理的技术手段,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以现代力量,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尤其是培育知华友华爱华的海外本土人才。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出新型的能够承担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重任的,卓越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通过他们,我们可以汇聚国际力量,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坚定文化自信,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培养文化传播人才,提升文化传播效能。

 

 

图文、来源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丨杜玥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