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何要强调“读原著”——李君如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4-04-19浏览次数:19


  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wps25.png

wps26.png

董必武为中共一大会址手书“作始也简,将毕也钜”。他曾任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校长,一生“遵从马列无不胜”信仰。 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

wps27.png

上海青年学生朗诵《共产党宣言》选段。本报记者蒋迪雯

  马克思和中国有缘。在中国还没有人知道马克思的时候,他就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文章。马克思主义一进入中国,就迅速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成为中国人民改变中国面貌的锐利思想武器,成为中国人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追根溯源”四个字,说清了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学习马列原著的关系。

  “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193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

  习近平总书记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归根到底”四个字分量重、含义深,需要我们深入领会、认真践行。


原著要精选更要精读进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于怎么学好马列有句名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们今天依然要坚持这一方针。同时,对于什么是“精”,要有全面的理解:不仅有量的要求,原著要精选,更要有质的要求,原著要精读。精读,“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

  怎么做到“精读”?怎么做到“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

  对于马列原著,应综合考虑原著形成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语言特色等,采取“领读”的方式比较好。导读的好处是简明扼要地抓住原著的主要观点,让人好懂、好领会,但原著本身是怎么分析问题的、这些观点是怎么形成的,还是不清楚。通过老师领读,逐段逐句读懂原著,最后做一个归纳提炼,既知道主要观点,又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是怎么思考、分析和回答重大问题的,有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逻辑及其内在的立场、观点、方法。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著,可采取“导读”的方式,但依然要遵循原著自身的逻辑,重在深化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不是挑几个主要观点阐发一下就可以,而要遵循原著的逻辑来“导读”,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

  同时,多介绍原著形成的历史背景、写作过程,多介绍原著回答的重大问题以及原著澄清了哪些是是非非。

  推进原著学习,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处理好,那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学风问题,也是我们党能够提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我们在编撰相关书籍的时候,也坚持了这一原则。

  首先,精选一些原著进行“领读”和“导读”。精选遵循的原则就是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体现实践的需要。

  其次,在“领读”和“导读”时讲述的重点也是实践中需要领会的问题,或者是实践中需要澄清的问题。

  再次,在对原著进行“领读”和“导读”后,可以联系今天的实际提出应该重视和注意的理论要点或实践问题,并展开分析。这样做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但形式可以多样、篇幅要把握好,不可喧宾夺主。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今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原著的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门大学问,真正做到非常不易。“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我们不是脱离实际来读原著,而是“为用崇学”。


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大学阶段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青年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格外重要。

  大学毕业后,我们的青年学子都将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他们将面对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需要能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信仰和视野,能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

  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大量新知识要靠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在学校学习阶段能够形成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信仰和视野,培育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对学生来讲就可以终身受用了。

  我们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学的就不仅是知识,还包括做人做事的根本。“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老师,“传道”是第一位的任务。今天的“传道”,重要的就是传马克思主义之道,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道,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道。

  在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人的培养目标,从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到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从来不缺位,始终列在第一位。

  今天,在贯彻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的时候,要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不仅是对德育的要求,还是对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要由有现代化建设之才的人来实现。这种现代化建设之才是有德之才,而不是缺德甚至无德。

  怎样培养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有德之才呢?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个字:“铸魂育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进一步来看,“铸魂育人”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对党忠诚教育、人民立场教育等丰富内容。归根结底是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句话,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项大工程。但是,基础工程在于读原著、悟原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正是出于这个根本目的,我们强调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就要从读原著、悟原理这个基础工程做起。



作者丨李君如(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现兼任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