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娟:找准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之策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4-04-08浏览次数:15


  近期,某市三个初中生合谋杀害同学的案件震惊全国,虽然更翔实的细节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从目前报道的一些信息来看,他们在剥夺一个鲜活的生命之后依然一如往常地上学、打游戏,对他人生命的冷漠和麻木不仁令人发指。不久前发生于美国的硅谷高材生杀害妻子的事件,同样令人扼腕痛惜。有的已是功成名就的人生赢家,有的年少初长还没有成人,可是他们的生命花蕾却都已凋谢。在这些极端案例中,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海外学子,似乎都遭遇了人生的“死穴”。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笔者看来,这些悲剧的发生与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无关,但都与人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严重缺失相关。

  素质教育的外延包括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两个维度。一个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是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与情感能力属于非认知能力范畴。考试成绩主要和认知能力有关,而处理各种关系就主要靠非认知能力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与不同的人处理各样的关系,关系的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活的幸福度和发展的稳定性,而关系的处理最需要的就是社会与情感能力。

  长期以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更多注重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将注意力聚焦在孩子的学业成绩和考试分数上,普遍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地方更是一个盲区。而这个重要能力恰恰是需要后天在家庭和学校、在父母的陪伴和师生相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训练的。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他们既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和相处,在遇到困难时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当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时,也无法得到父母及时地引导和矫正,日积月累就容易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出现甚至是灾难的发生。家庭是训练和培养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主要场所。孩子如果缺乏与父母和家人的交流和沟通,无疑给这样一门重要的成长必修课留下了严重的空白。

  学校也是培养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场域。学生的素养应建立在认知基础、健康基础、社会与情感能力三大基础之上。在学校的社会关系中,学校归属感指数、师生关系质量、同伴关系状况和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密切相关。学校在实施知识体系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比如强化班集体文化建设,让每一个孩子对班级、对学校都有归属感。这一点对于留守儿童意义尤其重大。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做孩子的知心人,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友好合宜的伙伴关系,让学生敢于对欺凌和不良行为说“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父母保持必要的沟通。如果老师是可亲可信的,师生关系是融洽的,一旦遇到问题,学生就愿意求助老师。教师和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在处理问题和化解危机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学会自控,增强抗压力。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已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出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诱发因素更是复杂,但从根本上来看与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缺失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社会与情感能力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社会与情感能力较高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幸福感水平和乐观水平。所以,从长远来讲,注重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才是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之策。

  随着AI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学习将变得越来越简单而高效,面向未来,人们不应该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简单重复的机械性学习和记忆性学习上,更应该学习和操练如何与这个世界友好相处。学会安放自己的心灵,稳定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人恰当地相处与合作。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可以在与家人的互动中练习,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操练,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生活体验中习得。当下,培养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重要而紧迫,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建立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们上好社会与情感能力这一人生的重要课程,才能为下一代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才能真正帮助人们实现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作者丨李婧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