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国际认同度高、具有鲜活度的新概念、新范畴与新理论予以传播。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彰显新时代以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与贡献,10月29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研讨会在沪召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域外研究与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更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美籍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为本质要求,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伪民主”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现代化道路。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怡表示,做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对外传播,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关键环节。为此,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与发扬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积极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间外交传统,这需要重视与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国民素质的养成。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龚咏梅表示,来华留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后,他们所形成的中国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周围人对中国的认知。因此,要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一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语言障碍,比如提前发放相关阅读材料。二是班级规模应当缩小,即小班化。三是要加强社会实践与现场教学,这一教育方式能够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四是要客观全面地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使中国故事更具吸引力。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国际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对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政策主张与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营造理性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耿化敏教授表示,党的创新理论的国际传播,应坚持国家站位和全球视野,在掌握海外舆情热点和研究动向基础上,加强分析研判,进而聚焦国际关切,有针对性地予以展开。我们应从学理上严肃批判西方的错误观点,建构国际认同度高、具有鲜活度的新概念、新范畴与新理论予以传播,并重视华人学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复旦大学海外中共学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表示,我们要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对于这一思想的深入研究,以增强新思想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为此,要加强理论研究,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海外传播提供学理性支撑,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
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文华表示,应该注重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新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叙事体系,增强党的国际话语权。
新时代以来的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表示,海外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我们进入新时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成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新生力量。未来,中共党史研究、中共成功的世界意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将成为海外研究着力关注与发展的方向。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轩传树研究员表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其研究正日益世界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则开始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维度系统的考察与多学科的交叉运用,研究的议题亦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强教授认为,新时代的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其研究主题应主要聚焦四个方面:其一,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其二,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其三,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其四,服务于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以及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勇表示,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度释放研究载体效能,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在海外中国学、海外中共学研究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