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教育影像展“女功经纬:传统至近代的嬗变”在华东师大开幕

近代女性如何从闺阁走向职场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4-01-05浏览次数:10

从古代的刺绣缝纫到机器编织,从家政教育走向职业教育,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女功”的意涵在此过程中有何变化?近代教育方式又是如何推动女功由传统向近代嬗变的?

  12月27日上午,第七届教育影像展“女功经纬:传统至近代的嬗变”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图书馆开幕。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麒,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夏祥伟,艺术文创研究院院长张晶教授,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系系主任毛毅静副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主持。

wps1.png

wps2.png

第七届教育影像展“女功经纬:传统至近代的嬗变”在华东师大开幕

  展览以女功的生产、作业方式、传习、教育为主题,通过展现苏绣、顾绣代表作、传习所与学校中的女功课程、工厂女工工作场景等大量图像资料以及近代女功教材、近代上海女性时装等实物,进而编织成一幅女功从传统至近代发展、演变的精彩图景。

 “女功”这种专门的技艺教育不仅是“闺阁之间”陶冶情操之艺,更是为满足衣食住行、增加家庭收入的谋生手段。在“蚕织到刺绣”的板块中,观众可从明清的《千秋绝艳图》《绣补图》等传统绘画中观看传统女性刺绣场景;还能从《春回大地》《桂子天香图轴》等苏绣、顾绣精品中体味女功技艺之高超。

wps3.png

女红工具

wps4.png

钩针作品

  手工艺,特别是女红,由于女子在天然灵性上精通和悠久的从事历史,成为女子服务社会的重要技能。清末民初,善绣女子纷纷向专职绣工或职业绣师转型。同时,近代女工传习所、近代家政教育与近代纺织工厂、女工教育亦随之发轫,女子职业美术学校蓬勃兴起。职业女校为女子谋自立奠定了基础,与清末民间作坊中的女工不同,前者是学校教育,除教手艺外还授以一定文化知识,后者仅是为工业生产储备工人。

  策展人毛毅静副教授说道:“女功作为社会、家庭生产的基本技能和方式,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广泛基础。《考工记》谓:“国有六职…… 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女红”在古时红与工、功同音同义。在本展览中用女功,是想突出历经时代的变迁的近代女子的生活,女功进而寓意了随着女子教育的兴起,女子学堂、传习所等课程功课传统向近代的嬗变。这一嬗变过程的历史线索梳理、回溯、探讨是本次展览的重点。

  展区二梳理了从1898年至抗战前设有绣工科、刺绣课的女校或专门的女工传习所、蚕业学校的开设情况,并统计了1901-1937年江苏省设有刺绣课的传习所以及如沈寿、丁渭琦、杨守玉等近代女工刺绣专家,勾画出近代女子女红职业教育的概貌。

wps5.png

wps6.png

  由张謇创办,沈寿主持的南通女工传习所是近代女红传习所的代表。其刺绣学艺模式已完全突破传统的“艺徒制”,具备了近代教育的模式。传习所的旧址、授课场景以及教师沈寿的作品等相关历史图像是可贵的见证。

  此外,近代女红教材的整理、解读亦是研究女红教育的重要部分。清代丁佩的《绣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刺绣专著,此后的相关教材不断涌现,以《雪宦绣谱》《苏绣技法》《乱针绣技法》与《苏绣针法与技法》等为代表。

wps7.png

wps8.png

女红教材

  从20世纪初起始的近代女子家政教育体系亦含括了以女红与刺绣为代表的“妇女艺术”科目之教授,这与维新派影响下“贤妻良母”的话语传播相关联。1912年颁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与《中学令施行规则》明确规定了刺绣、缝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时数、年限。1919年下达的省女子中学“应注重家事实习”的训令则使女红教育更深入实践与应用的层面。而后,家政教育亦逐渐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内。

  三区所展示的纺织厂与从1923年至1941年前各地女工的工作场景等相关摄影反映出在早期工业化与机器缫丝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女工群体的生存境遇与教育情况。

 “冯秋萍们的编织世界”是此展览中的一大亮点。在类似近代上海石库房的展览场景中,陈列着旗袍、套装、学生装等各类近代时装,引导观众体味20-30年代上海毛纺织业之繁荣。而冯秋萍、黄培英则是绒线编织的代表人物,她们不仅积极开办编织学校,亦编写多种绒线编织教材,构筑起多彩的“编织世界”。

wps9.png

wps10.png

  张晶教授表示,从唐代以来,大量的纳税都是依靠手工制作和染织丝织绣之类的手工劳动。在开辟丝绸之路后,许多丝织物成为国家创收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可以说女子创造的收入占据经济的半壁江山。而上海女红从技艺和风格上一直是引领中国的先锋,从宋代开始,上海就出现了非常有名的缂丝高手,所有的女红里最难做的是缂丝。直至近代,融入更多西方技术,这些女红技艺通过松江女子学校、传习所等不断地在江南、上海等地方大放异彩,引领全国风尚。

  在展览现场,循环展播着与展览同名的原创文化纪录片,将静态的定格图像转为动态的叙述,在未过分消解深度的基础上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可观性。与此同时,展馆里还开展了藏书票拓印、学生创作的剧本游《杨树浦的女儿们》、沉浸式角色饰演《弄堂里的编织记忆》,以及钩针编结工作坊等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让此次影像教育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给观众深刻的教育意义,让观众在游戏、体验与多元互动中拉近与女红技艺的距离,更切身体会由古至今的女性群体在操劳女红的过程中的成就、困惑、苦难与深刻价值。

wps11.png

沉浸式弄堂里场景

wps12.png

特制主题藏书票

wps13.png

wps14.png

现场丝网印刷主题工作服

wps15.png

现场拓印藏书票

wps16.png

现场学习钩针技术

wps17.png

由学生设计的剧本游活动

  通过本次展览中丰富的图片、影像及实物内容可见女功在历史发展中从一种技艺逐渐包含了更广阔的社会含义与精神意指,而作为操持女功主体的女性更在其中经历着身份与角色的转变。

  策展人丁钢教授阐述道:“女性怎样能够在社会中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教育起了关键作用。当女功变成了课程,变成了教科书,进入了学校,融入了学制,进而把这些仅仅是口耳相传、手把手教的东西,变成了一种知识系统。这是非常重要的转化,也是教育非常大的功绩。在这一知识系统中,我们才能发现女性发挥的作用,以及她们折射出的伟大光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的女性,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一个新的观感。这也是我们办展的目的,希望这次展览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据悉,本次展览时间从2023年12月27日开始,持续至2024年1月12日。


图文、来源|教育高等研究院 编辑|毛宇彤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