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深度推进专业持续改进,华东师范大学基于建设新时代“智能新师范”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部新近颁发的《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研发构建了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2021年4月,我校正式发布了《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
近年来,华东师大积极思考和创新信息化背景下的卓越师范生培养及评价模式,分阶段、分步骤强化基于能力评估和证据导向的师范生全过程培养与评价。2020年3月,为满足疫情期间发展师范生在线教学能力的需要,华东师大首创“师范生在线教学能力微认证”,面向校内师范生开放,在校学生踊跃参与,反响热烈。2020年10月,学校组织召开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教学分中心授牌仪式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微认证研讨会,确立了先开发通用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再联合各基础教育学科师资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调整、最终形成面向各学科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的推进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在线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平台图示
2021年3月27日,《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专家研讨论证会在校举行。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华东师大原副校长庄辉明,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冬生,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荀渊,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杜淑贤,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蒋宇红教授等多位专家出席。专家组对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给予了极高的肯定与期待,从落实认证理念、改革课程评价、中学教师培养以及中学教学实施等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对微认证规范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教务处处长孟钟捷、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等项目组成员一并听取了专家组的意见。研讨论证会后,项目组对微认证规范进行了持续的打磨与完善。
2021年4月,华东师大教务处联合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教学分中心发布了阶段性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迈出华东师大探索创新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的重要一步。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的研制主要依据《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NBPTS专业教师教学标准》《IBSTPI教师通用能力标准》等国内外教师评价标准,确立了课堂教学中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维度下的22项微能力(教学能力点),用于指导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推动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目前颁布的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规范定位为各学科通用版本,各师范类专业正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制定面向本专业师范生的微认证规范。
面对总书记构筑高端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教师的要求,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指出,学校提出了建设新时代“智能新师范”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一流专业教育+一流师范教育+一流智能教育”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发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无论是对在校师范生,还是对职后教师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不断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进一步发挥我校教师教育的引领作用。
作为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研制项目的发起人,教务处处长孟钟捷认为,通过描绘华东师大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标准画像,推动教师教育课程向着“以学生的能力达成为中心”的方向持续改革,形成科学、多维、分层的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既能为在校师范生提供明确的能力发展目标,也能为未来职前职后教师培养一体化做好准备。
与学校关于师范生培养顶层设计不谋而合,开放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带领团队对微认证已有了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积累。2019年主持研发并发布我国首个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微认证项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微认证体系”,并应用于多个省市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2021年5月15日,闫寒冰在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培训会上以“产出导向的评价”为主题分享了华东师大的师范生微认证实践探索,共计五万余人线上线下听取报告。
作为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重镇,华东师范大学始终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未来,我们会适时推出微认证的线下教学部分,将之作为专业知识及能力提升、见习实习之外,师范生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柱。”这是2020年孟钟捷提到的计划。今年,我们已经走在了从通用教学能力认证标准向学科教学能力认证标准迁移应用的路上。
2021年,学校设立了“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微认证建设项目”,在相关学科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中进行试点实践,条件成熟时将在中小学、其他师范院校、地区等不同层面进行实践与辐射。在此过程中我校师范生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将进一步迭代、优化、完善,有力助推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
图文、来源|教务处 编辑|钱文文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