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舞台·五月广场音乐会”悦动夏夜

发布时间:2018-06-08浏览次数:174

  530日晚,大夏舞台·五月广场音乐会在闵行校区图书馆前举行。音乐会由音乐学系常林教授指挥,华东师范大学交响乐团担任主奏,青年教师李茉主持。我校师生、校友、教职工家属和附近的居民或坐在广场的坐席,或在阶梯上席地而坐,伴随音乐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夏夜。

大夏舞台·五月广场音乐会

青年教师李茉主持五月广场音乐会

  音乐会伊始,交响乐团用一首美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讲演者库普兰的管弦乐作品《Hoe Down》,以轻快、活泼、具有美国本土风味的旋律拉开了整场音乐会的序幕。

  音乐系校友侯震一演唱了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及法国作家比才的经典歌剧咏叹调 “意大利女郎”中的《cruda sorte》和卡门中的《près des remparts de seville》。侯震一本科师从高晓东教授、曹金教授,2007年起就读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歌剧专业、艺术歌曲专业,获得歌剧表演硕士、声乐表演艺术家(表演博士,满分第一名成绩获得学位) 文凭,2016 年签约德国南巴伐利亚州歌剧院,因在歌剧《阿依达》中扮演埃及公主(Amneris),被德国媒体评价为“出色的演唱与舞台表演者”、“真正的威尔第诠释者”。她曾获得2014年意大利歌剧声乐国际大赛特别奖,曾受邀登台维也纳金色大厅,美泉宫歌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索非亚国家交响音乐厅,香港红磡体育馆,东京歌剧城。侯震一的音色通透、明亮,意大利语及法语发音纯正,花腔技巧炉火纯青。在她的精彩演绎下,音乐会的气氛掀起了一波高潮。

音乐系校友侯震一演唱《cruda sorte》和près des remparts de seville

  交响乐团演奏了罗南·哈迪曼作曲、拉里·摩尔编配的《大河之舞》。《大河之舞》是爱尔兰的传统的踢踏舞舞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自19952月在都柏林首演以来,已经在全世界演出超过12000场,《大河之舞》的DVD录影在全球销售超过1500万张,荣获格莱美最佳音乐专辑的《大河之舞》原声带创造了750万张的销售佳绩,连续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获得白金唱片荣誉。演出现场,交响乐团在常林教授的指挥下,让观众大饱耳福,曲子时而宁静优美、节奏活泼,时而慷慨激昂、振奋饱满,宛如一首交响诗。

  此曲未了,天空已下起淅沥小雨。乐团成员们丝毫未受影响,随着指挥老师的手势,在雨中依然是拨弦的拨弦,敲鼓的敲鼓,心无旁骛。


交响乐团演奏罗南·哈迪曼作曲、拉里·摩尔编配的《大河之舞》

  由我校音乐系本科生组成的AFT人声乐团表演的是阿卡贝拉《Mary, did you know?》和《九张机》。阿卡贝拉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种唱法,既一种无伴奏合唱,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与当代音乐艺术结合,呈现出了新的生机。人们常说,喉咙是世界上最精美的一件乐器,表演者们在宁静的夜晚,让美妙、纯净的声音流淌到了每一位观众的心里。

AFT人声乐团表演阿卡贝拉《Mary, did you know?》和《九张机》

  随着全场气氛的高涨,雨也越来越大,演员的冒雨忘我演出和观众的雨中撑伞欣赏,为这场露天音乐会营造了别样的意境。这时,双簧管演奏《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和《豪勇七蛟龙》在观众的期待中上演。著名双簧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党委书记孙铭红教授,与由他牵头组建的“上海oboe town ”(双簧管表演艺术平台)成员一同为大家献上了这一节目。两首耳熟能详的乐曲过后,全场气氛也掀起了新的高潮。

孙铭红教授与“上海oboe town ”成员演奏《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和《豪勇七蛟龙》

  本场音乐会的压轴节目是由特邀演出嘉宾、美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茱莉亚音乐学院教师茱莉亚·葛瑞林,我校大学生艺术团,上海鼓鼓文化艺术团和我校交响乐团共同演绎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和我国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的《御风万里》。然而在节目开始之前,大雨骤降,由于交响乐团所有乐器及演出扩音设备均不可淋雨,音乐会不得不提前划上休止符。这场酣畅淋漓的雨中音乐会也因此给人留下了意犹未尽的独特魅力。

樱桃河边,听一曲夏雨与音乐的交响

  自2008年起,五月音乐季已成为我校一年一度最受师生喜爱、最体现学校人文艺术气质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今年的音乐季囊括21场音乐会、10场讲座和13场大师班,其中包括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美国北达科他大学、美国杜肯大学音乐学院、意大利拉斯佩齐亚音乐学院、台湾辅仁大学等多所海外大学的音乐专业师生带来的精彩大师课、讲座及音乐会,名家荟萃,亮点纷呈。不仅如此,今年的五月音乐季在往年基础上实现了“扩容”,不仅时间从4月一直延伸至6月,内容也进一步提质增量。本场音乐会后,还有10余场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及讲座、大师班等活动呈现给全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