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当代青年学人生逢其时。以中国和时代为观照,他们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做好“第二个结合”这篇大文章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生力军。本报今刊发四位青年学人从不同切面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考和体会,以飨读者。
当代新文化建设的三重认同建构
建设当代新文化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然于胸,运用自如。从这样的高要求和严标准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真正进入、融合当代新文化建设或尤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当代新文化建设里三个重大认同即地方认同、国家认同和国际认同,如何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做新的建构。
从当代新文化建设里的地方认同建构来说,谈论中国问题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基本格局就是先产生于中国的一个个地方,然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交融成一整个中华文化。若返回历史现场,大部分古人其实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己出生的那个“地方”,生于斯、长于斯,认同于斯,对“地方”的认同是天然的、直接的,也是深入的。可是,近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交通发达,人们越来越容易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甚至经常可能一去不回,和家乡切断了联系。如此一来,城市与乡村的分裂,沿海与内陆的分裂,读书人与劳动大众的分裂就一再发生,这对文化的地方认同的建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国古代,大城市虽然政治地位高、经济贸易发达,但文化上未必一定占据强势地位,地方性的文化还有可能影响大城市。但前述分裂产生后,地方的文化不仅对大城市的影响不再,有的甚至连自身的存续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从当代新文化建设的角度,如何让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与本乡本土产生有机的联系,进而对中国的广袤大地产生扎实的认同,是其中一个极重要的课题。每个地方都应该充分挖掘自己的历史文明传统、红色革命传统与对外交流传统,以三种传统的结合构筑起能吸引中国人从都市回归、回流到本乡本土的地方认同。
从当代新文化建设里的国家认同建构来说,现代国家的爱国主义形态始终会面对一种大的紧张,即现代国家的形象和观念是被抽象出来的,因此一方面它是至高无上、不容亵渎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相对缺乏具体性的。于是,一个人如何能够真切地爱国?爱国主义如何能够不空洞?就始终作为问题摆在现代人面前,也是当代新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来增强国家形象和国家观念的具体性,有以下三条路径:首先“爱乡即是爱国”,每一个人都应该将爱国的宣传和实践从身边做起,让爱国主义能有着陆点,有皈依处。其次“爱中华文明即是爱国”,爱国的归宿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一个中国人要真正成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深刻的感悟,然后体认出中华文明的不朽与伟大,进而在内心发展出强大且真切的对于中华文明的自信。最后“爱党即是爱国”,国的具体性体现在中国人的乡土之根上,体现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之链上,更体现在一个执政党百余年“恰是风华正茂”之上。这样的“风华正茂”来自这个党联结着中国每一个地方的乡土之根,延长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之链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在此基础上引领每一个中国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获得自豪感。可以说,中国人民的乡土重建、中华文明的推陈出新和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前行让爱国主义有了具体的、现实的内涵,强大持久的国家认同也依此不断生长,坚实永固。
从当代新文化建设的国际认同建构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无比丰富,但在我们今日的新文化建设中,其和国际认同建构的联系却亟需在两方面做调整。一个是要让国际人士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丰富与深刻,而不是只停留在包饺子、贴对联、描龙舞狮等日常化的传统文化展示。这就对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先熟悉、掌握、吃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内在理路,进而需要思考和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这是一体两面又有所区别的问题。另一个是真正让中国人能够重看世界。当代新文化建设的国际认同建构需要真正理解好和宣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天下”智慧。“天下”与世界的地理范围相近,但在认同意义上却大有不同,经由“天下”看世界会认识到天下是一家的,这个世界应该能包纳所有的国家和民族,而不是从这个世界中强行地把不发达国家和弱小民族排除出去;也会认识到“夷夏”虽有区隔,但可以“相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里“夷夏”虽有种族的含义,但更多是不同文明的含义,且可以互相转换。由此推及当代,世界上的不同文明当然会有碰撞和冲突,但产生碰撞、冲突之后,不是一个文明必然要消灭另一个文明,这种“相安”的艺术可以在“天下”智慧里去寻找。
作者丨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