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华东师范大学:战疫时期,为学生配药是一场环环紧扣的“接力赛”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2-05-26浏览次数:67

抗疫是一场硬仗,在疫情封控管理期间,高校为学生配药堪称一场环环紧扣的“接力赛”,既需要及时有效地保障学生的日常用药需求,避免学生用药出现“断档”,更要杜绝学生外出就医的感染风险。

※ 慢性髓系白血病学生药品不断档 ※

小唐是华东师大一名患有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学生,在上海读书期间,她在瑞金医院就医,坚持服用特种药物。4月初,小唐出现了药量不足的情况,如果药不能按时续上,病情就可能恶化。“这个药必须在门诊才能配到,我得外出就医才能有药;但对我来说,因为生病导致我的免疫力下降、未接种满3针新冠肺炎疫苗,这时候出去的风险比别人更大。”

在药量仅能维持5天的时候,她决定通过辅导员向学校就医工作小组求助。工作小组立即启动代配药服务,联系到了瑞金医院小唐之前的主治医生,在瑞金在线诊疗平台帮她开好了处方药。

药虽然开到了,但疫情期间如何取药,也是需要打通的“堵点”。后勤保障部外出取药人手正紧缺时,普陀区文保局的热心警察朱警官主动“接单跑腿”,承担起了“配药志愿者”的任务,顺利将药物送达学校。

如期拿到了所需药品的小唐,特别感谢在这次不寻常的配药经历中,参与“爱心接力”的每一个人,“紧要关头,真的很感谢有这么多人的帮助,我是幸运的,疫情之下,更加感受到了爱和温暖!”她激动地说。

华东师范大学介绍,有配药需求的学生可以首先向校医院提出配药需求,若无法在校医院直接配到相应药品,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专门组建的学生就医工作小组、校医院同时把关药品风险后,联系瑞金医院、华东师大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药房供药。5月形势向好,普陀区人民医院已增为供药点。由后勤保障部派专人运回学校,志愿者分装、转运,送至楼宇内的学生手中。

为了提高配药效率,各个环节上的人员等都在与时间赛跑,不让问题卡在自己手中。负责联络对接工作的学生处副处长王新燕说:“瑞金医院给了我们最专业的支持;闵行校区的近百位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用药需求,及时收集申报学生需要的药品清单;后勤保障部确保药品安全转运和学生用药安全;各片区的转运负责人和楼宇负责人打通了配药‘最后一公里’。一棒接一棒,各方协同合作、各司其职。大家都在努力提高整个配药过程的顺畅度和时效性。”

※ 这位心理医生三部手机同时在线24小时开机 ※

上海因疫情防控实施封控管理之后,市内多家精神卫生中心都闭环运转,配药难成了共性难题,学校里也出现了一些有既往病史的学生陷入求医无门、配药无方的困境。为了解决学生配药难问题,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附属妇幼保健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们组成的线上医疗小分队立即结合上海市和学校的就医配药形势进行了研判,附属精卫中心(长精卫)克服医护人员紧缺、药房存药告急等困难,主动担负起为学校紧急开辟绿色通道送医配药的重任。

附属精卫中心(长精卫)的主任医师郑宏于3月21日进入华东师大,驻扎校园一线进行线上线下问诊,为两校区在校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诊疗服务。郑宏医生是一名有着24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务人员、上海市公共心理卫生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2008年,我从华东师大本科毕业,一直以母校为荣。这次能以新的角色回到母校,并且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和母校师生一起应对疫情的考验,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荣幸。”她的身后,还有附属精卫中心(长精卫)专家团队的强有力支持。遇到复杂病例,郑医生会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线上评估和研讨。

华东师大普陀校区校医院的会议室,成了郑医生这段时间的临时办公点。为了方便师生有任何问题都能随时联系到自己,她保持三部手机同时在线、24小时开机。两个月来,郑医生和学生通了近2000次电话,在线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随访,还有近20人次的现场危机干预。

每到夜深人静,郑医生还是会想念家里15岁的女儿。母亲节那天,郑医生收到了女儿在线发来的手绘礼物,眼泪禁不住落下,但她坚定地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抗疫还没到胜利的那一天,我就会继续坚守这个战场。”



责任编辑:张红叶 梁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