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首批200个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公众号共发文8823篇,130篇原创内容参与优秀原创内容评选,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硕士研究生录取季、“5·25”心理健康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公布、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万步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大学校庆等方面。经专家初评、终评等环节,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项目组评选出“十佳”原创内容,结果已公布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高校思政类重点公众号项目”专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作品荣获“十佳”称号,这些作品又有什么样与众不同之处,哪些文章会得到您的点赞转发?
01 北京大学
两位北大人在海拔8450米救下一条人命
5月18日,两名北大人放弃登顶珠峰,合力挽救了一名遇险的登山者。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及时捕捉该新闻热点,深入报道挖掘背后的故事。
作品简明复现了两名北大人珠峰救人的感人事迹,采访并撰写了两位当事人的登山经历和相关事迹,回顾了北大山鹰社永在巅峰的精神和对登山事业的贡献。文章及时准确地回应了社会关切,被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既向全社会传递了北京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的高校形象,也弘扬了救人忧患、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作品在北京大学公众号发表后,迅速引起媒体和校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收获读者对北大育人的高度评价和一致点赞。
02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写歌大学”,又上新啦!
以歌咏志,凝心化人。用红歌的形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我们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优良文化传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新的百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之际,为了讴歌党的统一战线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统战成员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在团结奋进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统战部和统战成员共同创作歌曲《同心圆》。用歌曲的形式回顾了统一战线的百年历程,深情抒发了统战成员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奋斗情感。歌曲一经发布即获得广泛好评和关注,并迅速被中共中央统战部官网首页、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等主流媒体平台推送传播,网络展现量近百万次。
03 清华大学
清华航天人,破飞天纪录!
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之际,清华大学特推出此篇报道,聚焦“报国清华人”的鲜明底色,生动讲述了神十六、神十五6名航天员中3位清华校友景海鹏、费俊龙和邓清明的报国故事。景海鹏四上太空,破飞天纪录,让浩瀚太空一次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心;费俊龙时隔17年再圆飞天梦,他的内心始终藏着重返太空的信念;邓清明为了飞天这一刻经过了25年的等待、坚守与奋斗。一代代清华人步履不停,逐梦苍穹,助力中国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
04 武汉大学
荣耀!130名武大师生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130名武大师生代表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观礼仪式,在紧贴祖国心房的地方向所有劳动者致敬,为学校130周年校庆献礼。武汉大学公众号记者全程记录这一庄严时刻,现场采访来自武大附小、台湾、新疆等地的观礼学生,以及全国高校辅导员标兵、矢志报国的海归人才、青马班学员等典型人物,结合10余位师生代表的感言,第一时间发布融合图文、短视频于一体的推送内容,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时、效、度,引发广大师生、校友的广泛关注。这节走出校门的思政课,在首都北京红红火火地开讲,以奋斗启航,以劳动圆梦,武大人时刻准备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05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北京大学:情深友于,125岁生日快乐!
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作品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5周年。从两校的悠久历史到爱国运动的互相声援,从两校优秀的共同校友到今日的校际互动,作品以感性的笔触介绍了两校之间的深深联动,两校多年来协同创新,应对挑战,共同承担时代责任。
作品一经发布,迅速刷屏传播,两校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评论互动中。交大与北大这份跨越百年的友谊,初心不变,历久弥坚。未来,两校也将并肩同行,不负韶华。
06 合肥工业大学
点赞李响,践行理想!
5月份,话题#从奖学金到助学金#一度占据了各大主流媒体的热门讨论,这其中就有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响,他将1.7万元新生奖学金全部捐赠给曾支教服务的贵州山区,践行了一名青年党员、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初心。作品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李响心怀大爱、践行理想的感人故事。粉丝们纷纷为李响点赞,称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典范,学习的好榜样”。
07 浙江大学
三个特等奖,在研究什么?
浙江大学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浙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最高奖项。在第八届颁奖典礼举行后的第一时间,浙江大学公众号对获得特等奖的三个项目进行了集合报道,介绍研究内容、讲述科研故事,生动展示获奖团队求是创新的科研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希望带动更多学子加强对人文社科领域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为营造多学科交融会聚的文化氛围、涵育高校优良学风添砖加瓦。作品选题新颖、内容精良,发布后,获得广泛好评和转发。
08 湖北大学
泪目的最后一课,湖大“神仙姐姐”火了!
大学英语课最后一课,任课教师龚佳玉特意穿上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穿的衣服,给学生们念了一封提前准备好的信件,细数与学生们一年的学习时光,同学们深受感动,随即拍下这一场景发布在视频平台,获得超50万的点击量,网友直呼“神仙老师”。湖北大学公众号采编团队迅速行动,快速完成采写编发,讲述该老师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深受学生喜爱的事迹,展现了良好师风,获得了数万点击的同时,也被《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英双译!西农版《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农产品“活”起来!
中国农产品承载着几千年中华农耕文化的深厚积淀,历朝历代政府都重视农耕,将实用创新的农业理论与技术汇总在了农业典籍里;善于思考总结的中国农民将他们对四时节律和生长周期的深刻理解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农谚里;诗人的笔也曾写下了耕耘的不易、抢种的紧张、丰收的喜悦,可谓卷帙浩繁。
如果农产品会说话,这是一个多么惹人遐想的话题。它们是否可以拨开他人言语的重重迷障,直击要害?在这个灵感的驱动下,冯思琪和她的团队成员查阅典籍诗赋,确定了微纪录片的五位主角——小麦、苹果、樱桃、莲藕、猕猴桃,正式启动此项目。一起来听~
10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教授的临终心愿,这一幕感人至深……
华东师大老教授于纪渭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将100万元积蓄捐赠学校。这是一篇关于华东师大老教授“深耕教育沃土,无私回馈母校”的故事,也是老教授用实际行动诠释的“最后一课”。作品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阅读量破20W+。
作品以于纪渭教授捐赠仪式引入,以细腻的情感与平铺直叙的方式呈现出于纪渭教授诲人不倦、奖掖后学的教育情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以及砥砺奋进、鞠躬尽瘁的高尚风范,激励师生不负所托接过“接力棒”,把崇高的教育事业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来源: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