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富春山居图》在大夏舞台精彩上演 传世名画的现代演绎

发布时间:2016-05-25浏览次数:133


  5月19日晚,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的话剧《富春山居图》在我校中北校区思群堂开演,吸引了我校近五百余名师生到场观看。山水画《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费时六年所作,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名门望族以一睹这幅画作为快,以收藏这幅画作为荣。整部话剧以时间为线,从黄公望在古稀之龄结庐富春江畔,全心全意沉浸于作画说起,由元入明清,再到民国,过渡自然、剧情紧凑,着力描写了“成画”、“护画”、“焚画”、“传画”等精彩段落。

话剧《富春山居图》在大夏舞台精彩上演


  660余年风雨飘摇路,一甲子一颠簸,《富春山居图》自问世以来在传承中屡经波折,先后经手无用师、沈周、吴问卿、乾隆、吴湖帆等不同时代的人物,引发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明末收藏家吴洪裕一生痴迷于《富春山居图》,战乱中身患疾病,临死前下令将这幅佳作焚毁殉葬,幸而被其侄子吴问卿从火中夺出,只可惜画作已被烧成大小两断。较长的一段后被称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段称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话剧版《富春山居图》以更加严谨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一个民族的变迁,一段传奇的演化


  《富春山居图》的电影版曾在社会上引发热议,而话剧版《富春山居图》经过积淀,以更加严谨的叙事结构,用适当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一个民族的变迁,一段传奇的演化。其精心编排的内容,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让观众时而放声大笑,时而深受触动、掌声阵阵。透过这幅山水画的传承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世事多舛,文物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保全是多么的不易,每一次战乱,每一个收藏者的一念之差都有可能给文物招致灭顶之灾。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舞美设计如同《富春山居图》,清新淡雅又富于变化,行草写就的题跋随着剧情的演变,不时投影在天幕上,优雅别致,与剧情相得益彰,整个舞台犹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