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表彰大会暨“感动师大•青年学子”颁奖典礼举行

发布时间:2015-05-14浏览次数:236

   54日“五四”青年节当天下午,由我校校团委主办的华东师范大学2013-2014年度“五四”表彰大会暨“感动师大·青年学子”2014颁奖典礼在中山北路校区举行。我校校友、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刚,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副校长郭为禄、副校长孙真荣出席了本次典礼,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典礼由政治学系团委书记、辅导员陶婧主持。

  54日“五四”青年节当天下午,由我校校团委主办的华东师范大学2013-2014年度“五四”表彰大会暨“感动师大·青年学子”2014颁奖典礼在中山北路校区举行。我校校友、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刚,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副校长郭为禄、副校长孙真荣出席了本次典礼,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典礼由政治学系团委书记、辅导员陶婧主持。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颁发第二十二届“大夏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及“大夏杯”获奖院系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为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服务队、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颁奖

副校长孙真荣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先进团支部、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特色团组织、优秀社团干部颁奖


  本届“感动师大·青年学子”评选自3月份启动以来,经过院系推荐、学生自荐、学生代表座谈等多种评选方式,最终脱颖而出7名感动师大人物,其中次仁更才还获得了“2014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向师大传达着同样的感动,诠释着“Basking in the Great Love of  ECNU”;他们在校园中传播着一股充满青春朝气的“正能量”,感召着更多的学子追逐梦想、脚踏实地、奋力拼搏。

校长陈群为感动师大人物之学生艺术团舞蹈团颁奖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刚为感动师大人物之亚信峰会志愿者团队颁奖

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为感动师大人物大卫·海纳颁奖

我校校友、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为感动师大人物张夷颁奖

孟宪承书院院长王建磐为感动师大人物次仁更才颁奖

感动师大人物李露萍发表获奖感言

“五四”表彰大会部分获奖个人和单位代表发言


  “勤学、修德、笃实”是本届“感动师大”的关键词,虽只有短短六个字,但在不同的感动师大的青年学子身上却有着不同的表现:

  肩负责任,用知识的力量守护特别群体——李露萍,为“农民农”问题奔波的挑战杯一等奖作者,将社会责任揽于己身。她怀揣着满腔热情,执笔铿锵辗转于学校、田野之间,在追寻自我梦想的同时,尽显对社会的爱。

  磨难成就大爱,以画笔描绘积极人生——杨红安,美术学系2011级本科生,滇池之畔的美术状元,樱桃河岸的奋发少年,他承血友病之苦,却不忘勤学自强,且以己为例,鼓励病友,回馈社会。

  无私奉献,为特殊教育而生的天使——张夷,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2013级本科生,品学兼优的田野姑娘,持之以恒地为自闭症儿童奉献,不为名利,只因初心。她说:“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

  心系家乡,用爱心铺就通往西藏的天路——次仁更才,孟宪承书院生物专业2012级本科生,冈拉梅朵藏文化社社长、雪莲花支教队队长。他是沉熟担当的西藏男孩,饱含对故土深切的爱,心系家乡的教育事业,利用暑假奔走于高原支教第一线,不辞辛苦,为的是回应、传承,与梦想。

  梦想与执着,来自彼岸的文化追随者——大卫·海纳,对外汉语学院2013级本科生,运动员出身,一个来自哥伦比亚的阳光小伙,八年的篮球和两年的健美生涯让他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高中毕业后曾被美国三所知名大学录取。然而他拒绝了纽约大学一年六十万的奖学金,毅然放弃了命运给予的得天独厚,远渡重洋,不畏艰辛,只身践行,只因怀揣着一颗追逐华夏文化的虔诚之心。

  求实求精,用翩然的舞步跳出师大风韵——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团舞蹈团,三十一名非专业舞者,因热情而相逢,因追求而相聚,朝八晚十的艰辛与汗水,换来的是媲美专业团队的一流水平。舞姿曼妙,他们走向世界;瑞彩蹁跹,他们传递东方韵、中国梦。

  世界面前,绽放中国青年风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志愿者团体,来自师大外语学院、对外汉语学院以及孟宪承书院的六十多名同学,他们是吃苦耐劳的莘莘学子,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晚归早出,热情奉献,年轻的汗水中折映出绚丽的彩虹。

“五四”表彰大会现场


  典礼最后,陈群校长代表学校向各位获奖者表示祝贺,指出他们的行动、作为和贡献很好地诠释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和华东师大的大爱精神,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够珍视这一份感动、弘扬这一种精神,以此激励自己,为了师大、为了民族和社会更好地发展携手奋进、不懈努力。

  会上还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十二届“大夏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2013-201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干部)、先进团支部、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特色团组织,2013-2014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4-2015学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社团干部等多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人物“感动师大·青年学子”事迹简介

李露萍:肩负责任,用知识的力量守护特别群体


李露萍,社会发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这名看似柔弱的女生,不仅成功发起“大哥哥大姐姐计划”,对农民工子女进行结对帮助,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实地调查“农民农”群体的生存状况,引发全社会关注这个特别的群体。

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为了完成课堂作业的李露萍,在简陋的棚户屋里,接触到了被他们后来称作“农民农”的群体,记住了一个小女孩和她那难以令人忘怀的渴望求学的眼神,也第一次深刻了解到中国城市农民的生存现状。他们的窘迫状态深深震撼了李露萍,她决心担起一份社会责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们做点事情,帮他们融入这个城市,不让孩子的梦破碎,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民农”这个群体。

为了清楚了解这个群体,李露萍坚持实地调研。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各郊区县偏僻的田野地头,交通不便,居住分散,没有具体信息。李露萍和她的团队只能通过地图搜索大致方向,在寒冷的冬天,冒着刺骨的冷风一步一步寻找。由于调查期间雨天很多,再加上走的多为田间道路,每次调查结束成员们的鞋子都是破洞和泥水,午餐也只有随身携带的冷面包。但艰苦的环境无法阻挡李露萍的决心,一千多份的田野调查,挨家挨户地走访。就这样,李露萍和她的团队走遍上海七个城郊区县的农村,用最客观和真实的描述刻画出这一群体。调查结束后,他们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对调查来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成员们通宵达旦地工作但精神振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做一项有意义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露萍和她同伴们的调查成果得到《解放日报》、《新民周刊》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并在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引起了各大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金灿灿的证书和荣誉纷至沓来,“随和低调”仍是老师同学对李露萍不变的评价。她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识,继续实现助力城市进程中特殊群体的梦想,她选择赴台湾交流学习半年,并带着满满的收获归来。

对她来说,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才是她想实现的生活意义。以己之力,将社会责任揽于己身,她心里满是对“农民农”群体的关爱,誓言无声。

--------------------------------------------------------------------------------

杨红安:磨难成就大爱,以画笔描绘积极人生


杨红安,美术学系2011级本科生。1991年出生于云南大理高寒山区的一个普通家庭,2011年以美术专业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但这样一个充满了才情和天赋的少年,从小便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发病率仅万分之一。年仅7岁的他提不起发病的双脚,怯于求助老师和同学,只能在放学后带着满腔的迷茫一点一点爬过两公里的山路回家。“那是这一辈子最长的两公里。”

杨红安并没有因病痛而放弃读书,反而于苦中品出一味甜:他结识了生命中的挚爱——美术。杨红安坚信,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他忍受着病痛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云南省极少数考入重点高校的血友病患者之一。大学期间,杨红安勤学上进,屡获奖学金。为了抓住一切有利于学业发展的机会,他克服身体的不适赴台湾交流。为了更好地追求心中的艺术之梦,杨红安放弃了云南大学的保研机会,选择留在上海继续深造。

因为己痛,方知他人之痛。走出大山的杨红安来到上海之后,更是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帮助更多的人。因曾经受到云南博爱血友病中心的帮助,现在的他同样投身公益,不仅以自身的乐观坚强鼓励病友与病魔抗争,还参加了许多公益宣传活动,为病友奔波寻找更多的资源。他希望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下去,为更多的血友病患者提供力量和帮助。“我希望通过努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从而关注到血友病这个群体。”

尽管与病痛抗争多年,杨红安却一直拥有一颗乐观蓬勃的心。“人生来平等,不努力不配说放弃。”杨红安如是说。真实的经历赋予这句傲语以真诚,也让我们看到杨红安身上那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

--------------------------------------------------------------------------------

大卫·海纳:梦想与执着,来自彼岸的文化追随者


大卫·海纳,对外汉语学院2013级本科生,运动员出身,是一个来自哥伦比亚的阳光小伙。八年的篮球和两年的健美生涯让他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高中毕业后曾被美国三所知名大学录取。然而他拒绝了纽约大学一年六十万的奖学金,远渡重洋,来到了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只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丽娃河畔的清晨,常有他练习中文的身影,师大也因为异国元素的融入,带来了别样的感动。

大卫刚踏入这远方的国度时,语言不通,也遇到很多困难。他有一次发烧到医院就诊,医生不懂英文,大卫只能用手语交流,最后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完成就医。为此,他下定决心要学好中文,融入中国。当清晨校园还处于静谧之时,他已经在丽娃河畔放声朗读;当同学还在吃早饭时,他已经早早赶到教室坐在第一排。除了每天的常规锻炼,他把时间都奉献给了学习。他不曾翘过一节课,他清楚每个老师的名字,他说那是尊重,那是殊荣。想家的时候就拿出生词本背诵,对他来说,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归属。在同学的热情鼓励下,在大卫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从最初简单的几个问候语到用中文主持节目,大卫开始慢慢融入中国,一步步接近他的梦想。

在远方求学的道路上,虽不乏艰苦,亦充满感动。同学老师们的帮助启发他在适应自我生活的同时也要尝试助人为乐。他曾帮助他人把坏掉的自行车扛了几公里到修理站,也曾远赴云南支教,在穷山远水处传递希望。他用最简单朴素甚至是笨拙的方式去表达他对这个国家的喜爱,对这里人民的感激。

大卫·海纳,流着南美人热情的血液,怀揣着对中华文化的虔诚,流连于城市,奔走于乡间,给孩子们带去希望。他坚韧不拔,他执着刻苦,用纯粹的梦想照亮异国求学路。

--------------------------------------------------------------------------------

张夷:无私奉献,为特殊教育而生的天使

  

张夷,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2013级本科生。自幼善良而乐于助人的她,一直希望能学到更多专业知识来帮助更多的人。2013年,张夷不顾身边人的劝阻,坚定特教梦想,以上海地区唯一一名文科生身份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

张夷出生在崇明一个淳朴简单的小镇上。单纯的乡村环境、和善的友邻关系塑造了张夷纯粹的性格。她不爱复杂,不爱世故,她相信:人生越努力,越幸运;生活越简单,越幸福。

自初中的一次敬老院服务开始,八年公益之路,张夷走得坚定无悔。从“周末园丁”到社区服务,从寄养儿童站到精神卫生中心,张夷把空余时间尽皆奉献于助人。虽年纪轻轻,张夷已是几个服务中心里有着丰富经验的“张老师”。面对自闭症孩子的着急狂躁,她以平等和耐心相对;面对精神病患者的孤立无援,她以手语传递温情。但这并非一条容易的路,张夷曾猝不及防地被一个自闭症孩子在手臂上咬出一个深深的牙印;身体素质并不很好的她也曾在酷夏的服务过程中数次中暑;她还要在做志愿者工作之余保证高效的学习……无私的付出为张夷赢得了无数称号与奖项:“最受欢迎园丁奖”、“爱心暑托班优秀志愿者”、“青年公益联盟——小人物大英雄”……然而在张夷心中,不计回报是她特教路上必不可少的心态。正如张夷的老师和同学所说,她就是为特殊教育而生的天使。

这个笑起来眼睛弯弯如同月牙的女孩儿,这个看上去瘦小却有着无尽能量的张老师,她善良美好,平凡坚强,她是一个小人物,更是一个大英雄。纯粹,是她最美的气质。

--------------------------------------------------------------------------------

次仁更才:心系家乡,用爱心铺就通往西藏的天路


  次仁更才,孟宪承书院生物专业2012级本科生,冈拉梅朵藏文化社社长、雪莲花支教队队长。成熟稳重的他带着对家乡的满满自豪、深深牵挂,带着立志公益、回乡支教的坚定信念,一路走来。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数次深入藏地内部的支教经历,使回报家乡的种子在他心中长成参天大树。

  在次仁更才读小学时,他曾接受过大学生哥哥姐姐的支教帮助。他们的爱心触动了次仁更才,但因支教团的组建还不成熟,并没有给次仁更才带来所渴求的丰富知识。这件事深深印在次仁更才的脑海中,走出西藏、回乡支教成了他最大的梦想。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到武汉求学。陌生的语言与环境,两地的教育资源差距带给年幼的次仁更才巨大的触动,也更让他坚定了要用自己的能量去实现那个儿时梦想的决心。

2012年,怀揣着从未改变的梦想的次仁更才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并加入冈拉梅朵藏文化社,他知道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有一起让梦想起航的战友。然而支教之路却充满着从未预料的艰辛,前期筹资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在次仁更才的带领下,冈拉梅朵藏文化社在学校举办义卖活动,解决了支教道路上的第一道障碍。为了让大家的爱心真正传递到藏区的孩子手中,他对筹集到的物资登记造册,一本练习册、一支笔,甚至是一块橡皮都没有遗落。为了将支教做到实处,将教育实实在在带到美丽高原,作为社长的他,从前期筹资到队员培训,从物资采购到教案策划,用满腔热忱,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的真诚付出让支教地的孩子们不止一次围绕着次仁更才,用稚嫩而坚定的话语,许下了“以后也想成为次仁大哥哥那样的人”的愿望,如同雪莲花一般美好执著。他的担当也把支教队的每一名队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让汉藏间的同胞之情更为深厚。

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回去。次仁更才,饱含对故土深切的爱,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用爱心铺就通往西藏的天路。

--------------------------------------------------------------------------------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舞蹈团:求实求精,用翩然的舞步跳出师大风韵

  

  华东师范大学舞蹈团,这支由三十一人组成的团队隶属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团、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团,更是唯一一家以非专业身份入选上海市大学生舞蹈艺术实践基地的团队。这批师大舞者以一流的水准和优异的表现,连续四届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摘金夺银,也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呈现了精彩绝伦的演出。他们的足迹早已遍布全球,以师大学子的身份,远赴美国、瑞士、南非、匈牙利、拉脱维亚等国家的孔子学院交流演出,将东方风韵传递到世界各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复一日的朝八晚十训练是枯燥的,但这丝毫没有成为团员们放松懈怠的借口:每一个动作、表情甚至眼神,自我要求严格的团员们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舞蹈团师生坚持原创,每一个细节都是老师精心创编,仅仅几秒钟的开头,老师就要准备二十几组动作。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和高难度的动作,练习中受伤在所难免。某次排练中,原舞蹈团团长周翊磊为了完成一个新编排的高难度动作,不慎摔倒磕破了下巴,到医院缝了十几针,她没有对伤口是否会在脸上留疤考虑太多,一心挂念的仍是舞蹈的排练。

伤痛早已不是挫败他们的理由。累了,在舞蹈房里小坐半刻;站起,继续练习之前的动作。负伤训练的坚韧,无怨无悔的付出,他们不仅“洋气”地走向世界为学校赢来了荣誉,更是“接地气”地在各种校园活动中为师大学子呈现出一幕幕动人的演出。

舞蹈团常常会突然接到不约而至的演出任务,为了出色地完成每一次校内外邀约演出,团员们不得不一再削减自己的休息时间,通宵排练成为家常便饭,甚至在寒暑假冷清的校园里,也能看到他们在镜子前翩然的身影。这时的舞者是美丽而又孤独的,团员们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融化在每一次的旋转与跳跃之间。

就像周翊磊所说,七年如一日地参与每次训练、不后悔因舞蹈而放弃国外交流的机会,是因为在她看来,青春中最美丽的时光能与舞蹈团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度过是一种幸福。在这个团队里,每个成员都把舞蹈团当成了自己的家,从未轻言放弃与后悔。

因热爱而相逢,因专注而相聚。音符带动的每一次跳跃本身,便是对一个舞者最高的赞美。

--------------------------------------------------------------------------------

亚信峰会志愿者:世界面前,绽放中国青年风采


2014520日,伴随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第四次亚信峰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亚信峰会,全称为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为宗旨。历时一周,这场世界瞩目的会议落下帷幕,而在其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始至终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出现在会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在学校和会场之间奔波,他们牺牲自己的学习与休息时间,保证了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他们,就是亚信峰会志愿者。而其中,六十多名来自我校外语学院、对外汉语学院以及孟宪承书院的同学组成了我校亚信峰会志愿者团队。

新闻发布会顺利而精彩,因为志愿者们给外媒工作者提供了最细致最完美的帮助。凌晨与深夜,上海大多数市民早已进入梦乡,而志愿者们仍然站在习习的冷风中,等待着即将降落的飞机。因峰会保密原则,志愿者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外媒航班信息,所以他们需要在第一架飞机降落前赶到机场,在最后一架飞机上的乘客离开后才离开。三四个小时的睡眠,凌晨3点,他们抓起衣服匆匆洗漱后便向机场进发;夜深人静,他们尽管疲惫却依然坚守在机场等待远方的客人。接待工作结束后,在媒体休息区的志愿者们又为外媒记者提供全面的帮助。虽然有时会遇到外国记者的提问甚至诘难,但他们依旧微笑解答,耐心与其沟通。对于枯燥的重复作业,他们也始终一丝不苟,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完成。接到紧急接待外国领导人的任务时,他们齐心协力,半个小时内有条不紊地了解领导人的饮食喜好,准备好符合其口味的点心和饮料,布置好休息会场,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早中晚三班的顺利衔接,他们不知疲倦地奔波于会场与校园之间。晨曦里,是他们离去的背影;车窗内,是他们憔悴的面容;路光下,是他们疲惫的身躯。

亚信峰会圆满结束,但是师大志愿者的精神永远绽放在2014年的春天。亚信峰会志愿者,让世界看到了师大人的理想与抱负,为民族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青年学子应尽的力量,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向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