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12-04-12浏览次数:619

一、关于体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1.加强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论述

在指出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之后,强调它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以上内容可在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目中体现。

2.加强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论述

在保持原有论述的同时,进一步强调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等。

以上内容可在第三章第二节第二目中体现。

3.加强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关系的论述

进一步指出,辛亥革命之后,接受过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辛亥革命之后十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把它推进到了新的阶段。许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后来陆续参加中国共产党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这不是偶然的。

以上内容可在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中体现。

4.加强对孙中山晚年转变的论述

强调孙中山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内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晚年实现了伟大的转变。他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革命,毅然改组中国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以上内容可在第四章第三节第二目中体现。

二、关于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1.加强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的论述   

进一步指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他们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的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以上内容可在第四章第二节中体现。

2.进一步反映评价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内容

论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之后,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这些思想成果,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以上内容可在第九章第三节第四目中体现。

3.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论述,增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

其中包括:进一步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个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强调: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这条道路,坚持和丰富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以上内容可在第十章第五节第二目中体现。

4.进一步论述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认清历史方位、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思想

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必须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进一步论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以上内容可在第十章第五节第二目中体现。

5.进一步论述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所做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以上内容可在教材结束语中体现。

6.加强关于抓住机遇、应对考验等的论述

进一步说明:9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极其光荣、伟大和艰巨的事业。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有效应对考验和化解危险,进一步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地推向前进。

以上内容可在教材结束语中体现。

三、关于体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

1.指明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阐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以上内容可在第四章中体现。

2.论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注意说明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一方面要讲清楚党领导文化工作、文化建设的情况及其历史作用,另一方面要讲清楚党在领导文化工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

以上内容可在中编和下编的综述中体现。

3.论述革命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是革命总战线中的重要战线

阐明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这个文化生力军一旦登上历史舞台,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尽管受到反革命的血腥镇压和各类御用文人的攻击谩骂,这支文化新军还是不可遏制地生长了起来。它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方面,在历史学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在艺术学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乐,还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尤其是对于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的成就、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文艺的发展、大后方进步文化运动等的情况及其经验,应当作必要的阐述。

以上内容可在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和第六章第四节第四目、第五目中体现。

4.进一步阐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其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阵地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等等。这些思想的阐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以上内容可在第九章第三节中体现。

5.着重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应当指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论述,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上内容可在下编综述第三目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