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伦理学会
时间:2006年3月23日会议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小礼堂
与会领导:林在勇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陈麟辉 市文明办综合处处长
仲立新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对此我有三层面的体会:第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是什么。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思想道德的发展,促进良好社会发展风气,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是和谐社会的有机构成。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思想道德发展不协调,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随着市场关系的不断扩张和泛化,日趋泛滥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正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唯富为荣”,“唯势为贵”,在价值相对主义思潮的侵蚀下,混淆“所欲”与“可欲”的界限,使人丧失了是非、善恶、美丑的鉴别能力,荣辱不分,甚至以耻为荣,尽丧廉耻之心。凡此种种,败坏了社会风气,冲击着思想道德建设,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提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中时弊,激奋人心,必将对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第二、“荣辱观”与道德规范的关系。“荣辱观”是行为主体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属于道德人格和良心范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质,就是以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荣,而以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耻,并以此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其基本内涵就是胡锦涛同志所概括的“八荣八耻”;用传统荣辱观的价值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到了“观”的高度。显然,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深化,但荣辱观不就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社会对行为主体的要求,荣辱观则是主体内在的道德信念,是主体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心理机制和内驱力。“耻不从枉”,知耻而后正;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从而“好荣恶辱”,荣义知耻,这样才能自觉地践行道德规范。因此,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荣辱观作为一种价值观,也不就是某种道德认知。事实上,如同知法犯法一样,在道德领域,也存在“非不知也,实不为也”的情况。只是懂得何为应当的道德规范(这并不难),却不一定就会自觉地践行道德规范,相反,在私利的驱使下,有可能成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道德虚伪者。有学者把荣义知耻的荣辱观形象地比喻为一道构筑于人们内心的道德堤防,一旦这一堤防决口,丧失了羞耻之心,人将肆无忌惮,无所不为,就会无视一切社会规范,无恶不作。总之,“耻者,百行所从出也。”(申居郧《西岩赘语》)而“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所谓“荣义知耻,德之大端”,由此为证。从中可以体会到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切用意和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康有为曾经指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孟子微》卷六)这就是说,树立荣义知耻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成员个人的“德之大端”,而且还是良好社会风气之“大端”。风俗之美,其根本源于人皆有明分荣辱的羞耻之心,而作用之大者,顾炎武认为是“士人有廉耻”。“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日知录•廉耻》)换一种说法是,知识分子是民族的荣誉和良知,保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和正确的荣辱观,既是一个民族的社会风气的支柱,又是一个民族的社会风气的底气。顾氏之说很有见地,反思现实值得玩味。当然,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要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必须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各利益群体、各社会阶层所普遍认同而成为共同的社会心理,成为社会评价其成员行为的共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为此,就必须强化社会舆论,抵制价值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贵义恶辱,扶正祛邪,崇尚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以造成善行义举众人夸,恶行陋习众人贬的局面,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成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邵龙宝(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的提出为社会人格建构了时代坐标。一、批评现实的时弊,把批判与建构结合;对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时弊作了反省,同时提出了道德构建的方向。二、充满忧患的意识。忧患意识作为周人以来的优良传统,忧患产生责任意识,这是人格挺立的标志。三、提出公民人格的坐标。把制度创新与人格建构相结合。四、体现了传统君子人格的底蕴。
高向东(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
如何在大学生中贯彻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做到三结合:第一、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先进性教育的新党员补课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党章学习结合。第二、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共同探讨大学生中不文明的现象。第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周中之(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荣辱观的视角把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串了一起。从三个方面来说,通过道德情感来进行道德评价的形式,现实生活中,可能比其他形式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更有效。第一,从市场经济发展来说,改革初期以致富光荣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这几年,社会风气败坏是由于荣辱观颠倒,市场经济中本身模式推动人在感受上起了变化。第二个角度,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中国人心理感受有理性但是也与荣辱感相联系。第三个角度,如果人们感到道德是体面的,这就比道理说教来得更深刻。由此看到荣辱观的提出对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增强操作性很有利。
林宏星(复旦大学哲学系):
是否可以把荣辱观建设理解为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荣辱观现在更多落在文化内容上讨论,对文化方向这一层意义却谈得不多。作为文化建设得荣辱观第一义并不是落在文化内容上,可以从中华民族道德自我认同角度重新认识荣辱观的提出的深刻内涵。应该意识到,当下的道德危机有着深刻而绵长的历史根源,这一危机在哲学上表现为道德身份认同的危机,针对这一危机而提出的荣辱观就可以理解为重新树立人民生活原则和方向,也就是民族道德认同的重新确定。从这里可以看到,荣辱观的提出是原则和方向,作为民族的定常,是塑造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原则与方向,因此它是虚的、形式的,但同时八荣八耻的提出又是具体而实在的,如何虚讲实做,这是我们落实荣辱观中要注重的。道德危机有其历史背景,可以看到改革以来民族的成就是释放每个人的欲望而取得的,但只有欲望,一个民族自身的生命是不长久的,需要民族文化理性、道德理想的支撑,因此对荣辱观提出的理解就不应当仅仅当成是党中央的号召,当成是因事制范的临时举措,而是把它作为现实中中华民族的精神理想、精神归属的确立。
赵修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荣辱观的提出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需要我们反思这些年道德文化建设。有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的道德建设多年来是否有这一趋势:更多的考虑如何适应市场。第二、外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的关系。外在的道德规范是否即是道德。第三、道德建设该怎样实施。如何实施我们的道德教育,我想了三个问题。第一、可以说,这些年来妨碍道德建设的是什么,我觉得是我们破得多了,认为开放即破,过于强调创新。(实际上熊彼德对创新一词曾经有过限定:破坏性的创新,创新并不等于创造。)这种“惟新主义”一来,认为新的即是好的,加上后现代主义强调不受约束,自己开心就好的思维深入人心,这样在道德上就不敢教育,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不该做都不讲了,总体上有去道德化的倾向。把很多问题归结为心理问题,把种种心态不平衡的根源仅仅归结到心理上去。第二、荣辱观、价值观的载体是什么,不是个人而是风气。风气也就是惯例。惯例是自发形成的大家都认可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因此,树立道德观要转变风气。第三、关于道德制约力。现在我们强调激励,基本走势是外在的激励,可以说现今激励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与物质利益直接挂钩,没有内化的东西,越给越多却没有人满意。道德激励应该怎样,值得我们反思,需要与实际工作者一起研究。
黄力之(上海市委党校):
从人性观角度看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看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当代中国人如何做人所提出的标准定位,要解决的是人自身的问题,这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荣者,即应该与追求之行为;耻者,即不能与不应之行为。实质是人的自我塑造——按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性标准的自我塑造,八荣八耻代表着人的行为的两个极端方向:人性化的方向和动物化的方向;为何将八荣称为人性化的方向?因为八荣是非自然状态的(孟子性善论之辨),是必须以通过提升、克制来实现的,结果是人摆脱地位状态,进入文化状态,难而见其崇高;为何将八耻称为动物化的方向?因为八耻是自然状态的,是本能支配的,是放任自流的,结果是人的动物化,易而见其自然化,平淡乃至低俗。为什么要舍易从难呢?这是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客观需要,虽然存在度的问题,但总体而言个人意志必然被集体意志解构。这一人性的塑造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须的。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关于人性的思想存在理论上的误区:在解放人于过分的控制时,将人的动物性上升为人性,迎合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但瓦解了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支持(文艺复兴也有此问题)。现在舍易从难是否可行呢,基本估计看来荣和耻的观念虽然现在有所混乱,但从社会调查看,并不是人人都没有荣和耻观念。由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而形成的基本社会评价的内容积淀在人的内心。实际中解决问题则需要从社会机制入手,解决机制问题不单是舆论工作,要通过一个机制使得我们提倡的荣辱成为社会的惯例。我也很同意,在中国首先是知识分子要树立荣辱感。
余亚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确实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从当今我们伦理学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时代课题。需要我们思考几个问题:一、如何强化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社会向现代化发展,人的思想观念是否发展。经济、法律、政治、伦理如何相匹配,个体次序的调控力、内驱力,社会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现代公民意识如何融合这些内容要思考。二、如何强化社会公德警戒线的建设。道德内化的约制力要加强。现在学生中信奉格言是难得糊涂,君子是招牌、小人是技巧,价值观很混乱,表现出思想活跃、人情淡薄、自我为主。坚持什么、抵制什么都不了解。八荣八耻明确给我们一个底线。第三、如何强化当今社会道德监督的机制形成。道德监督是柔性的,不像法律政治的强制,它又是无处不在的,能在市场、法律调节达不到的地方起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道德约束力的加强。
吴新文(复旦大学哲学系):
几点看法, 1、围绕八荣八耻有很多讨论,但荣辱观不能过分夸大,是道德建设的一个环节,只是道德建设的一个抓手,但不是道德建设的全部内容。尤其八荣八耻只是提出原则、框架的,并没有涵盖道德全部内容,否则容易形成道德独断论,也就是二元论,没有中间阶段,从而对现代社会道德自由选择构成伤害。比如讲科学的时候,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不能把行为理解为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愚昧的,其实还有很多中间地带,尤其我们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能因为这样的道德方向影响我们国家基本道德架构。 2、不能忽视荣辱观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讲的,现在社会有一转型与传统社会是不一样的,这在学理上有很多描述如从身份的社会到契约社会,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的这些学理描述,但还是有很多相似,这样的背景下荣辱观在现代社会有四个特点不容忽视:第一是理性化或者形式化。人们对荣辱的观念是外在化。第二个是多元化。现在社会利益分化,各个团体荣辱观都有自身特色,荣辱观多元。第三是淡化。不像传统共同体社会中的人,在乎他人怎么看,现在社会它是利益分化,一个人在社会有很多角色,荣辱观可能就弱化。第四可能存在异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可以说现在社会荣辱观弱化或者异化是基本规律和趋势,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只能在一定限度内把荣辱观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不要让社会变得寡廉鲜耻。但同时也要看到荣辱之心,人皆有之。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前设是经济人假定,曾经对社会有解放左右,但90年代后期以来把这一假设当成人的当然描述,这是个危险。 3、把人荣辱意识的培养,第一要提高个人的共同体意识。现代社会个人原子化。个人若不意识到属于共同体,则荣辱意识会进一步弱化。因此,共同体培养、如何强化个人角色和身份是关键。第二,对于制度和意识形态来说,要保证社会基本架构,要做到社会的公正,这是社会大工程。 5、谁做表率,关键是大人抓起,中国以吏为师的观念一直在,因此要从官员抓起。
陆晓禾(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国外对此非常关注:有提出荣辱观非常重要,但实施起来很难,没有深刻推动力和实践很难落实。国外一些理论以为中国现今是道德真空,中国是道德混乱、社会主义道德、革命道德、八荣八耻表示了中国向哪里走,觉得这是非常重要举措,表明中国不需要物质主义中国。八荣八耻科学的内容也表示对现代文化尊重。这一不应贫困而羞耻的价值,对世界也有意义。对此怀疑的也有,道德原则的浇铸是否可能。八荣八耻中有些标准难以界定,是用冰冷的美德熄灭经济过热。个人的看法:荣辱观解决了非物质的激励机制。揭发了非物质的动力因素,如中国讲面子,荣辱观不止是个人,对家人、周围都有作用,所以起到阻挡不当行为的作用,尽管缺乏契约的承诺但依然有约束力。从经济伦理看,从物质动力看,揭示了非物质但有效的经济积累和制约机制。值得考虑的是,怎么使得这一社会和个人的评价体系起到作用,同时不是用冰冷美德的水熄灭经济动力,也就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物质驱动力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绝大部分是改革从而激发取得财富的热情,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非物质的激励有度的问题,如何协调好值得考虑。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