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科学发展观不等于什么?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4-23浏览次数:44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辨析并矫正这些认识误区是很有必要的。

   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等于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出科学发展观,不是说我们20多年来的发展有问题,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一些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该说,20多年的发展确实为我们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这个基础还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当然,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性作用。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很大的意义上也是旨在发挥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以期为经济建设为中心提供保障。

   二、全面发展不等于没有重点 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片面畸形的发展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有些方面一直是贯穿整个发展全过程的,比如经济发展,这肯定是重点。还有些方面过去可能不是重点,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变化,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如果不予重视,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这也就成了重点。

   三、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有的同志担心,讲协调发展会不会“劫富济贫”、“压快拉慢”,搞平均发展。这是不必要顾虑的。由于发展起点的不平衡,比如区域资源条件的优劣、主体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发展机遇的偶然性,都会产生结果上的不平衡,出现有的地区发展快一点,有的社会群体发展好一些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调控,会自发形成“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据有的学者保守估计,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至少是3.3∶1,“基尼系数*”达到0.4以上,地区间差距东中西是1∶0.7∶0.4,这些数字所表达的含义是严峻的,其结果是,我们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已经严重制约着我们的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不等于在现阶段无所作为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据世界银行综合自然资本、产出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计算的人均财富,中国为66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位居192个国家的第161位;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5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1%,天然气不足5%。 其实,我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是有潜力可挖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我国创造每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实施可持续发展,我们是大有可为的。 

   五、统筹兼顾不等于放慢发展速度 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单打一”的发展模式,把统筹兼顾称之为是“背着包袱,拖家带口赶路”。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统筹兼顾不是放慢发展速度,更不是不去发展。发展能快就不要慢,这是总结我国几十年经验提出的一个正确命题。但是,“欲速则不达”,要想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把握好发展节奏、发展步伐是不行的,不照顾到影响发展的方方面面更是不行的。尤其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已经积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通盘的考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任何方面“单兵突进”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据3月15日 《学习时报》)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部分占全部居民收入的比重。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3到0.4之间是比较合理;0.4到0.5是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是收入差距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