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流芬:大夏大学建校百年文物文献展”在华东师大开幕

发布时间:2024-05-23浏览次数:86


wps13.png

  为纪念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大夏大学创建100周年,“大夏流芬:大夏大学建校百年文物文献展”于5月22日上午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展厅开幕。

  展览分为“学人翰墨”“文献集珍”“金石证史”“流芬师大”四个板块,以200多件大夏大学文物、文献展品全方位呈现大夏大学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wps14.png

   1924年6月1日,一群怀抱“光大华夏”之志的师生,在上海创建了一所以“师生合作”为基石、以“教师苦教,职员苦干,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为支柱的现代大学——大夏大学。

wps15.png

大夏大学全景图

  其后20多年间,尽管时世多艰,大夏师生在王伯群、马君武、欧元怀等教育家的领导下,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最终将大夏大学建设成有着“东方哥伦比亚大学”之誉的现代名校。

   1951年10月16日,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1925年建立)为基础,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了华东师范大学。

wps16.png

华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博物馆馆长雷启立致辞

   “展览以‘大夏流芬’为主题,寓意着大夏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如芬芳的流水般绵延不绝、传承不息。” 华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博物馆馆长雷启立表示,这次文物文献展,旨在全面立体地展现大夏大学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传承大夏大学自强不息的精神,彰显华东师大赓续文脉,心怀“国之大者”、坚定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精神。

wps17.png

策展人、华东师大中文系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古典文献专业责任教授、校史研究专家丁小明介绍

  据策展人、华东师大中文系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古典文献专业责任教授、校史研究专家丁小明介绍,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大夏大学校史文献展,不仅展现了大夏大学27年的辉煌历史,也是我们重新理解这所“民族脊梁式的爱国学府”的入口。

  此次展览中的“学人翰墨”版块汇聚诸多大夏先贤翰墨手泽,是“大夏流芬展”的重头戏,集中展示了大夏大学先贤王伯群、马君武、欧元怀、王毓祥、吴浩然、鲁继曾、林森、孙科、马公愚、王蘧常、邵力子、陈柱、钱仲联、刘大杰、田汉、王元化等人的手泽真迹共50余件,其形式有对联、条幅、横披等不一。

wps18.png

孙中山书赠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对联(上海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先生慷慨借展)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书赠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的对联“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这副对联不仅书法写得大气磅礴,联文亦让人回味,且见证了孙中山与王伯群之间长达二十年的革命友谊。

wps19.jpg

大夏大学相关刊物

wps20.png

大夏大学十年纪念册(丁小明先生提供)

wps21.png

大夏大学赤水毕业照(校档案馆提供)

  与此同时,“文献集珍”“金石证史”“流芬师大”这三个版块也各具特色。其中,“文献集珍”版块集中展示期刊杂志、照片、毕业证书约90余件,这些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夏大学发展的历史细节,值得研究现代高等教育史及上海史的学者予以重视。

wps22.png

思群堂记拓片(丁小明先生提供)

wps23.jpg

马君武收藏金石系列(丁小明先生提供)

   “金石证史”版块以展示大夏大学存世的金石文献为主,如大夏大学印章、《大夏大学迁校碑重镌记》、《思群堂记》拓片、《王伯群墓刻石》以及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碑廓部分大夏大学教授书法刻石拓片等20余件,另有大夏大学校长马君武旧藏魏晋南北朝隋唐碑刻造像拓本30余品。

wps24.png

欧元怀译稿《教育心理学》手稿(欧天锡先生提供)

   “流芬师大”版块则是充分响应为支持此次展览而立项的“华东师范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示范”这一主题,主要呈现从大夏师生转成华东师大教师如欧元怀、陈旭麓、程俊英、王元化等人的手稿、照片及相关文献40余件,以此着重说明大夏大学与华东师大之间的学脉传承关系。

wps25.png

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之子、华东师大退休教师欧天锡致辞

   “我们是在体验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在重温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参观展览后,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之子、华东师大退休教师欧天锡动情地说道:“从展出的图集中我看到了包括我父亲母亲在内的、诸多我熟悉的大夏前辈的身影,所以当我现在站在这里时,仿佛又置身于他们的音容笑貌之中,仿佛又聆听到他们的谆谆教诲,甚至在某一瞬间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与脉搏。”

wps26.png

华东师大古籍所、《大夏大学迁校碑重镌记》作者刘永翔致辞

wps27.png

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华东师大校友王永前致辞

  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校友赞扬了大夏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肯定了这次文物文献大展对大夏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之功。

  “俾诸生得温前史,益知创业之难;缅想先贤,弥烈兴邦之志。” 《大夏大学迁校碑重镌记》作者刘永翔在文中的这一结语阐明了此次展览的核心要义。而今,大夏大学的精神传统,包括大夏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实践成就等已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弥足珍贵的集体记忆与精神财富,激励所有师大人弥烈“光大华夏”之志,从而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

wps28.png

wps29.png

wps30.png

wps31.png

wps32.png

wps33.png

  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普陀区有关部门和街道负责人,部分学校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等出席开幕仪式。

  本次展览由华东师大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中文系古籍所主办,小绿天楼写本文献研究工作室、华东师大软件工程学院国家工程中心协办。展出时间将持续至2024年6月21日

wps34.png

大夏流芬:大夏大学建校百年文物文献展

wps35.png

展览时间

2024年5月22日-2024年6月21日

9:00-11:30 14:00-16:30(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馆休)

展览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展厅(普陀校区博创楼二楼,近金沙江路校门)



文|戴琪 博物馆 图|戴琪 时明惠 张文斌 资料图片 编辑|金亚珺 毛宇彤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