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召开第二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27浏览次数:80


  9月2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和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课研究》编辑部承办的“第二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校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上海市部分区县教育局、教育学院的领导、教研员,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教授主持。

华东师大召开第二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首先代表学校致辞。他强调要领会贯彻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体制机制的整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为此,华东师大立足自身师范特色做了有益探索,从搭建教学研一体化平台到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实训基地努力探索多维融合的新模式。同时他指出,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会涉及整体性、系统性的关键问题,需要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加强学术研讨、理念辨析以及工作经验的交流互通。

华东师大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致辞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他强调,上海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起步较早,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如何保持先发优势问题上,他认为既要改革教学体系,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上下功夫,也要完善途径方法,在层层深入有机衔接上下功夫。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致辞

  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分别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政策思考”“大中小学思政课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及内容一体化建设”以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等四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第一阶段发言由王建新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系统论证了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根本意义在于铸魂育人。他强调,大中小德育一体化,首先是一致,要在精神实质上保持一致。思政课是培养共同的国家意识、民族立场和家国情怀的课程,这是其根本意义所在。在题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考》的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从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在理论阐释上,他梳理中央相关文件指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表现。在实践探索上,他结合宁夏等地实践经验强调要健全制度保障、成立专家委员会、加强教材建设、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和强化考核评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聚焦大中小学法治教育领域,主张不同学段教育目标应有所侧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紫江特聘教授宋进从问题导向出发,指出一体化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相融贯通,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第一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政策思考”主题发言

  第二阶段发言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副编审陈娟主持。在题为《德育(思政)课一体化的元思考》的发言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紫江特聘教授高德胜从什么是一体化、为什么要一体化以及如何做到一体化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解读。他认为,思政课一体化要坚持横向一体化的纵向推进。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所追求的价值目标需要考虑系统性、整体性、统一性。她认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增强教师一体化的能力、意识、责任与内生动力。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晓东副教授对当前思政课师范生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做了系统梳理和阐述。他认为,师范生培养要注重整体性、针对性,加强机制创新,拓宽培养渠道。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就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经验做具体阐述。她指出,虹口区在一体化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体两翼三联动,并以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主题发言

  第三阶段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邱伟光做了《关于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建设的思考》的发言。他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以内容为王。针对思政课内容适应性差和简单重复的问题,他强调内容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和成长需求相连接,要把中央的要求具体化融入思政课内容当中去。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锐教授指出,内容一体化建设一要超越思想政治的当前理解确立广义的思政课理解;二要超越课程非结构性的单一模式确立广域的思政课内容;三要超越知识中心确立广谱的思政课教学程式。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结合浙江实践经验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四个方向出发,一是国家出台相应指导意见,二是组织编写实施大纲,三是组织编写地方教材,四是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特级教师许晓芳结合基础教育工作经验认为可从配齐强健思政教师队伍、开展思政课培训、开展优质教研、加强教师队伍梯度建设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姚晓娜基于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观摩活动的参与体验,认为当前纵向对接停留在简单思路阶段,要把思政课程在内部先整合再以专业的精神、人文的诉求推进。

第三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及内容一体化建设”主题发言

  第四阶段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健副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书臣教授强调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关注思政课本身,抓住本质和方法,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道雷副教授在实证调查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体化建设要增强顶层设计、设立专职岗位、畅通交流机制、制定长期计划、落实全面教育。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彭富明副教授针对领导机制、教师素养等问题,提出要以会议为媒介,以集体备课为载体,以竞赛为平台,以培训为支撑有效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副教授结合中小学思政课实证调研数据,从课程本身和课程外围两个方面梳理并分析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队伍建设、机制保障等多个维度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和举措。

第四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探索”主题发言

  自由发言阶段,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孟祥萍结合高考改革中的强基计划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她提出从后备力量到在岗教师的培训应从始至终,教育实习不拘泥于毕业要求向各年级开放等建议。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学科德育研究办公室主任、特级教师秦书珩强调制度保障在一体化建设推进过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大中小教材内容建设应凸显学生立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玉海、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龚咏梅、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研发部副主任李敏、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书记韩春红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关注学生立场、注重课程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自由发言研讨阶段

第二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参会者

  王建新在总结中表示,此次研讨会增强了进一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信心,今后将挖掘自身更多资源,做好队伍衔接、教学衔接和科研衔接,努力探索出上海以及华东师大的思政课建设经验。


图|邵兴仁 戴琪 文|张熙萍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饶欣雨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