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钟捷:思维教育不是知识传输,而是有选择地训练四种思维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2-09-17浏览次数:10

窗体顶端

  2020年7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卓越育人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校长钱旭红从“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和“毛泽东之问”三问入手,以中国崛起为使命,谈及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在钱校长看来,此三问实际上都在提醒我们: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原创性不足”的挑战,而其根源在于思维单一、智慧不足。中国教育迫切需要改变思维。自此,华东师范大学拉开思维教育大幕。

  思维教育不是知识传输,不是行为复制,而是有选择地训练两对、四种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什么强调这四种思维?从卓越人才的特点来看,创造力是其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最显著标志。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前者帮助人们发现问题、质疑现状,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后者则有助于人们产生具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成果。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仅有逻辑没有形象,就会缺乏创造;仅有形象没有逻辑,则是空想。这四种思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促成卓越的力量。

  自出台《卓越育人工作总体实施方案》以来,学校以“更新观念”“改变思维”为先导,开启全校范围的卓越育人改革行动,发布“卓越学术”“卓越育人”“通识课程”三大纲要,确立了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的卓越育人模式,并开展了一系列思维教育实践。

  2020年7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发布《卓越育人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校长钱旭红从“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和“毛泽东之问”三问入手,以中国崛起为使命,谈及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在钱校长看来,此三问实际上都在提醒我们: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原创性不足”的挑战,而其根源在于思维单一、智慧不足。中国教育迫切需要改变思维。自此,华东师范大学拉开思维教育大幕。

  思维教育不是知识传输,不是行为复制,而是有选择地训练两对、四种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什么强调这四种思维?从卓越人才的特点来看,创造力是其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最显著标志。而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前者帮助人们发现问题、质疑现状,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后者则有助于人们产生具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成果。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仅有逻辑没有形象,就会缺乏创造;仅有形象没有逻辑,则是空想。这四种思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促成卓越的力量。

  自出台《卓越育人工作总体实施方案》以来,学校以“更新观念”“改变思维”为先导,开启全校范围的卓越育人改革行动,发布“卓越学术”“卓越育人”“通识课程”三大纲要,确立了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的卓越育人模式,并开展了一系列思维教育实践。

实施“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段式即:低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中间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高年级以跨学科和本硕贯通为主;通过分阶段、多样态、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促进思维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培根阶段:思维之全。低年级“培根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旨在帮助学生打破文理分科的思维定式,补齐思维短板,开拓视野,领悟多样思维方式,重点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激发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以思维为导向”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起“以思维训练为特色”的金字塔型通识课程体系。它包含三层:塔顶是凸显思维模式变革启示意义的“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群;第二层是促进思维模式图谱构建的“经典阅读”课程群;第三层是进行融会贯通解决问题思维训练的模块课程群。我们要求学生选择非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以避免思维的单一和趋同化。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系列课程以不同学科发展史中的重大颠覆性事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等典型案例为素材,重点揭示思维模式的重大转折和变化,阐明超越原学科的普适意义,并反思这些重大创造成果的时代局限性。它们旨在促进学生掌握科学、人文及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维模式,提升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课程主要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讲授以深入讲解案例为主,具体展示思维转型的特色、方式、成就与影响,师生讨论结合案例围绕思维问题展开,激发思维,鼓励不同见解的碰撞。课程考核以口头汇报和书面写作为主,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科,进行跨学科思考和探究。目前,该课群已覆盖了21个学科。

  经典阅读课程重点打造以下四门:作为人类思想经典和我国主流价值的《共产党宣言》、作为中华民族哲学经典的《道德经》、作为人类学科模板和形式逻辑训练经典的《几何原本》、作为当代科学人文和人类思维经典的《量子史话》。四门之外的经典阅读课程涵盖古今中西。此类课程群旨在给学生最全面的、最前沿的思维感受,目前已建设59门。

  模块课程群分为三类:科学、艺术和人文,目前已建设164门。

  为了将思维训练落到实处,学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全面升级课程建设标准:每门课程须在教学大纲中注明重点训练哪一种或几种思维,并据此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每章内容与思维训练的支撑关系,从而方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补齐思维短板;课程内容须体现学科交叉和前沿性,以提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元视野和多维角度;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追问、思考、反思和批判;推行过程性评价,通过设置阅读、写作、汇报等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打磨思维方式。

  筑基阶段:思维之专。中间年级的“筑基阶段”以专业教育为主,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把握专业的思维方法和工具,能够举一反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同时学会关注、了解和批判性接受学科前沿知识,养成不断探索的习惯和兴趣,增强创造意识。

  基于以上目标,学校提出构建“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鼓励教师将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学术突破融入教学,由知识传授向思维训练转变,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首先,在课程体系方面,按照建立面向未来十年的、世界范围理念领先的、突出交叉前沿特性的要求,打造超越知识点、螺旋上升、交叉前沿的专业课程体系。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加强数理基础的同时引入最新技术和前沿知识,构建了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数理系列、图形图像、交叉前沿、专业素养六大课程体系;心理学专业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开设“社会与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两个方向的前沿教育板块课程;物理学专业设置了系列物理科学研讨课程和进阶物理实验,前者通过对力、热、光、电、原子、量子等前沿进展的讨论和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后者将最前沿的实验进展引入课程,引导学生调研、阅读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并分析实验结果,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其次,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要求尽量使用国内外广泛认可的主辅经典教材,教学必须体现教师高质量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高学业成就。实施荣誉课程制度,课堂学习与研讨课按照1:1配置,过程性评价不少于4次,鼓励开放性、探索性的考核,以高挑战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鼓励高层次人才投入本科教学,将本校名师的前沿研究、国家在相应学科领域的重大需求以及近五年国际前沿进展融入授课内容,让学生深刻感受学者们不断探索、寻求突破、推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批判意识和创造精神。例如:何鸣元院士带领学生践行“绿色碳科学”理念,实现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推动绿色化学领域的发展;杨国荣教授坚持推动中国哲学的当代创新和世界化工作,将累累硕果转化为日常教学。

  融通阶段:思维之融。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无论学生今后往哪个方向发展,能否自觉地、积极主动地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是大学教育的重点所在。“融通”贯穿于四年教育的全过程。

  高年级“融通”阶段,意图在补齐思维短板并深刻理解本专业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不同思维模式中自由转换的能力,助力其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举措,核心思路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界学习和思维融通机会。

  强化高年级选修课程模块化设置,满足不同发展路径的思维融通需求。对于希望今后从事本领域研究的学生,设置高阶性、挑战性的专业进阶课程,旨在拓宽学术视角、培养科研思维,为本研融通打下基础。比如心理学专业设计“认知与智能”“发育与健康”两个前沿模块,学生配合课程进入课题组,开展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实践。同时,学校开放研究生课程资源,让学生可跨层次、跨学科、高弹性、模块化地灵活选课,修读学分可在本科、研究生阶段互认。对于希望今后进行跨专业深造的学生,设置跨学科交叉课程,进一步强化跨学科意识、思维和方法,如哲学专业设置心理学、教育学、人工智能等方面课程。

  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多个微专业项目。首批立项9个,包括:全球变化与碳中和科学、全球胜任力、数字驱动教学、家庭教育、科创教育、公益慈善、创意传播、数字贸易与管理、关键软件安全保障技术。从一年级下开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扩充跨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提升实践能力,实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创设形式多样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机会。比如,面向师范生举办“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项目创作与探究”“跨学科(STEAM)课程设计”等主题的系列跨学科教学创新实训营,通过沟通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创造性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跨学科教学能力。开展不同专业的联合野外实习,如历史学专业与地理科学专业师生联合前往新疆实习考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时间、空间和人。大夏书院举办“跨学科卓越大学生夏令营”,通过跨学科讲座与师生、生生研讨的方式,使营员们零距离接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数据科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等融合性跨“界”研究,并尝试借鉴其他学科的视角重新看待本领域问题。

构建“文化、课程、训练、竞赛、实践”五位一体双创育人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知识和思维融通,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华东师大系统构建了文化引领、课程体系、竞赛培育、特色活动、实践育人“五位一体”双创育人生态体系,将思维教育贯穿其中。

  比如,学校将双创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打造了“通识课程+特色课程+专创融合+拓展课程”的进阶式双创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由知识讲授型向演示体验、探索训练、任务驱动和实践创造型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核心竞争力;打造“前端播种、中端培育、后端输出”赛训育人体系,磨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敏锐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日、教育周、实践月和活动季等系列活动,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造的氛围;建设融合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并助力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转化;以乡村教育振兴等公益创业项目为载体,涵育具有师大特色的“教育家情怀、企业家精神”双创文化。

检验思维教育的成果

  教育是长期的活,思维教育也不例外。关于如何检验思维教育的成果,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在课程评价方面,采用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为主的过程性评价。写作和演讲是思维的外显,表达的逻辑性、创新性等方面可以体现思维发展水平。另外,能否提出问题以及问题的质量,也能反映出思维的活跃度和批判性。

  通过双创成果来检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双创活动的思维支柱,因而双创的活跃度和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校思维教育的整体情况。

  使用量表对思维能力进行测评。比如:针对通识课程,我们设计了期末学生评价问卷,评估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收获情况,帮助师生调整教与学的策略。针对双创教育,我们构建了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前瞻思维、系统思维、成长思维、法律思维、用户思维等要素在内的“大学生双创能力模型”,开展全过程跟踪评测,及时反馈培养成效。当然,思维教育的成效评估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思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观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改革,需要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探索和努力。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将继续扎实推进思维教育向纵深发展,同时发挥自身教师教育特色优势,探索成立思维训练中心,搭建思维教育的交流培训和推广平台,进而为大学通识教育和中小学阶段培养思维教育师资。

  

阅读原文

 

作者丨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来源丨光明社教育家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戴琪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