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陈群: 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9-13浏览次数:23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伴随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趋合理,但与国际学术界通行方式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行政主导、过度量化和以刊评文等弊端制约我国原创能力和科研影响力提高。

  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术共同体未能充分、恰当、有效发挥作用,导致至少三方面后果:一是在进行学术评价时,凡不可量化因素,难以在评价中获得应有肯定,导致评价对论文的过度倚重;二是评价主体不得不采用各种额外措施保障评价“公正性”,比如对论文进行计算机查重、对成果进行盲审,甚至是双盲评审等,从而增加评价成本;三是在科研项目、人才计划、科研奖评审中,不得不依靠相对超脱的大同行专家进行把关,由于无法专业判断,致使论文、篇数、刊物级别等被过分强调。

  为更好支撑科技创新,需要着力改革现有科研评价体系。而改革科研评价体系,需要从最基础性环节,即学术共同体建设入手。对此,建议:

  一、明确划分行政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在科研评价中的分工和定位,界定行政管理人员是学术评价的组织者,管理部门不应直接介入评审过程,应将学术评价权力和责任主体归于学者和学术共同体。

  二、政府主管部门、各学术单位在建立健全评价专家信誉制度、问责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基础上,在科研评价活动中放手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通过鼓励和监督相结合方式,推动学术共同体承担起科研评价主体职责。

  三、加强科研文化建设,鼓励学术批评,推动学术共同体提高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科研评价文化和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客观、公正、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