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院长谈】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2-08-12浏览次数:10

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和理论工作者的理论修养的锤炼密不可分。换句话说,创制和提炼学术话语,使中国的学术话语在国际学术界有更大的话语权,需要打好理论修养的基本功夫。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现在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毛泽东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主要指理论修养。理论修养不普遍、不深入的情况,和84年前相比,现在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大改观。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出新任务,这给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常说现在领导干部有个本领恐慌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本领不足是理论素养不够。可见,理论修养的提升在当前仍然是一个挑战,是一项重任。不仅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需要提升,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也需要提升。

无论是从事党的最新理论的宣传与宣讲,还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都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修养的水平。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资讯太多,信息更新极快,几乎应接不暇。我们打开电脑或手机,各种信息推送纷至沓来,有您想看的,也有您不想看的有文字的信息,有图片的信息,也有视频的信息。繁多的信息和海量的数据,迫切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思维,站在一定的高度,遵循一定的逻辑,对杂乱的信息进行处理,从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和有效的数据。有较高理论思维的理论工作者,通常情况下也是理论修养水平较高的主体。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世界,人类遭遇的棘手问题和全球性挑战多,类别和性质都有所不同,有来自现实社会和时代的挑战,也有来自虚拟世界和元宇宙的挑战,有来自全球气候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挑战,也有来自突发疫情对人们生命健康带来的挑战。如何清晰地辨别问题的实质、如何分清楚根本问题和次要问题,都需要有较好的理论修养能力,才能办到。理论修养不高的理论工作者,有可能抓不住问题的要害、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无法作出准确的战略判断,无法给出策略建议和应用方法。因此,在新时代,理论工作者需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增强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能力。

加强理论修养,有一些基本的途径。

第一,善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强理论的应用力。

提升理论修养的一个途径是阅读原著,吸取理论知识,开阔理论视野,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著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文献。2018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当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成为生活习惯的时候,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吸收和应用就会成为一种理论自觉。学习了原理,但是不会用原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算不上学会了原理。我们要做的大事情没有一件是可以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比如,已经顺利完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精心的谋划,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把理论转化为应用的力量,是理论工作者的必备理论素养。

第二,善于从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增强理论的创造力。

提升理论修养的一个途径是向实践学习,向实践要课题,从实践中求创新。把实践创新转化为理论创新,把理论创新转化为新概念新话语新表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出真知。理论的创造力来源于实践。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站在了和西方国家同台竞争的赛道上,创造了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在当代中国的大地上,我们正在进行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出很多具有中国风格的实践创新。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投入到火热的实践浪潮中,总结实践创新案例,提炼理论观点,凝练新论断新话语,提升理论的创造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第三,善于在世界大变局中观察时代增强理论的解释力。

提升理论修养的一个途径是善于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观察时代、解读社会,善于应对不确定的风险挑战,增强理论的解释力。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是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面对新情况新矛盾,理论能不能给出合理有效的解释与说明,作出准确的理论判断,是理论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比如,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焦点,这些变化带来新的任务,要求理论工作者对很多与主要矛盾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解释和判断,对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向人民群众做好解释和宣传。缺乏这种理论解释的敏锐性与合理性,说明理论修养的功底还存在不足。

恩格斯谈到1848年革命后德国的理论状况,提出一个看法,德国的资产阶级的理论思辨不再用在理论研究上,而是用在市场投机上,在证券交易所筑起自己的殿堂。但是,德国的工人阶级与此不同。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这里,它是根除不了的。德国的工人阶级或人民群众保持着理论兴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愿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于指导革命运动。这个例子说明,要从世界大变局、时代大变革着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和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兴趣,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总之,要不断增强理论的应用力、创造力、解释力,进而提升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理论修养。要把理论修养的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