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天籁之音》获2021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1-06-07浏览次数:244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的前身,是生物系的动物标本室和植物标本室,建于1952年,距今已有60余载的历史。2007年,在闵行新校区启用的契机下,对大量库存进行重新的整理编排与数字化处理,并在生命科学学院新址里建立。在这里,鸟类、昆虫类、哺乳类等动物标本;种子、蕨类、苔藓、藻类等植物标本以及近百种“模式标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科研网络。依托于生物博物馆,我们在近些年陆续完成了《标本背后的故事》《一滴水的世界》《苔藓——MOSS》等相关科普短视频的拍摄,而此次科普短视频《天籁之音》是继上述作品之后的又一力作。

  蟋蟀是一类人们相对熟悉的昆虫,特别是中国人对于蟋蟀有着别样的情怀。中国古代《诗经》中有记述“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从唐宋时期开始人们盛行养蟋蟀、斗蟋蟀,因此蟋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昆虫。

  只有雄蟋蟀能够通过特殊的前翅摩擦产生鸣声,这是因为前翅上有音齿、音锉这些特殊的构造。而雌蟋蟀前翅则没有,因此并不能发声。雄蟋蟀鸣叫的目的是吸引雌蟋蟀前来交配,而雌蟋蟀则通过辨别不同的叫声,挑选自己的如意郎君。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上,具有鼓膜,看上去是一个白色的小点,可以接受同种的声音,而对不同种的鸣声则充耳不闻。当两只雄蟋蟀在同一块领地时,双方会互相威吓,有时会大大出手,其中中华斗蟋斗争最为激烈,因此也被称之为国虫。

  世界上有550多种蟋蟀,中国有350多种。蟋蟀的种类一般可以通过外部形态进行区分,而且鸣声各不相同,人耳通过简单的训练即可识别。蟋蟀的科研工作包括蟋蟀的采集、录音、测序、新种发表等。这些工作在本片中一一展示,通过由浅入深的介绍,相信会使得观众能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本片是国内第一部以蟋蟀文化为主线,介绍蟋蟀与国人的关系,蟋蟀的那些有趣行为,以及科研院校到底怎么研究蟋蟀的种类。项目成果将向公众传递守护传统文化、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生命科学观,同时希望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分类学的渠道,为青少年培养兴趣,树立目标,坚定信念奠定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科普短视频《天籁之音》获2021年上海市优秀科普短视频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ZnaBrf7NPVt5KfyZJYekUg

腾讯视频观看地址:

https://v.qq.com/x/page/r09646ivz02.html

bilibili视频观看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V411r7b7?from=search&seid=4936895399950406852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鸣虫分类 编辑|饶欣雨 编审|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