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山海情”,以理想照耀中国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2-28浏览次数:124

  故事还得从1960年讲起。有一群华东师大毕业生,不以山海为远,从黄浦江畔来到秦川腹地。他们在华东师范大学与西藏民族大学间演绎了一段长达六十余年的教育援藏“山海情”。

1960年,30余名华东师大毕业生响应“支边”号召,奔赴刚成立两年的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大学前身)任教,党委书记常溪萍与这些毕业生们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被顾祖成、张元坤、胡秉之等很多人一生珍藏。

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大学前身)

  “我们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需要教育的地方去!”华东师大历史系校友、西藏民族大学藏史研究专家顾祖成教授今年87岁了。他回忆起60年前的毕业选择时,依旧满腔热血,“党号召我们到祖国边疆去,我听后就决定要去西藏,这是当时条件最艰苦、情况最复杂的地方,这样的环境最能锻炼人。”

华东师大历史系校友顾祖成(中,1981年摄

顾祖成(前排中)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培养一批适应西藏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民族干部,党中央于1958年9月15日在陕西咸阳为西藏创办了第一所高等学校——西藏公学。1960年9月,30余名华东师大毕业生响应“支边”号召,奔赴刚成立两年的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大学前身)任教,以理想照耀中国,用教育建藏的奋斗人生开启了华东师大教育援藏的辉煌历程。

1965年更名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前身)

  在首批华东师大援藏人中,顾祖成、张元坤、胡秉之、过素琴、陶贤方、程福宁、刘仲英、丁善文等8位老师一直扎根西藏民大直至退休。无论时代变革与人生浮沉,他们守护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将自己的教育人生全部献给了援藏事业。他们中有的学问卓著、著述等身,有的教学斐然、桃李满藏,有的兴建学科、引领发展,不仅是西藏民大跨越式发展的亲历者、西藏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从0到1的建设者,也是六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华东师大人接续援藏的榜样。

  60年前的华东师大政教系毕业班班主任、现已年近90高龄的吴铎教授为这几位援藏学生的人生选择感到骄傲:“60年了,这批华东师大毕业生里的佼佼者,始终在为西藏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着,他们是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精神的生动写照。


一生只为一事来:赴西藏教书育人

  “这一生我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为西藏教书育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华东师大政教系校友、曾任西藏民族大学政治系主任的张元坤这样总结自己的教育人生。今年88岁的张元坤翻出夹在日记本里的当年毕业欢送会的发言稿,上面写着:“做西藏人民教师,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

华东师大政教系校友张元坤(右二,1973年摄)

张元坤和藏族学生巴珠一家(中,1999年摄)

  刚到西藏公学时,由于学校80%以上的学生都是刚解放的农奴,既不懂汉文又不懂藏文,文化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都得从头学起,张元坤和同事们就与藏族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四同”教育奠定了育人精神底色,一代又一代援藏教师继蹱前贤,将优秀育人传统在实践中传承发扬。

顾祖成赴西藏调研(右二,1979年摄 )

  顾祖成是西藏民大西藏史教研室第一任主任,抱着“西藏史研究就应该是西藏民大的强项”的使命感,他组建起西藏民大第一支西藏史研究团队,牵头编纂了明清藏族社会史的集大成之作《明实录藏族史料》《清实录藏族史料》。这两部书是八九十年代西藏史、中央政府治藏史、西藏和祖国关系史研究者的案头“标配”,获得了国家民委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大奖。

  “受母校戴家祥等老师的影响而形成的史学基础和理念,让我在做学术时,尤其注重把西藏史放在整个中国历史演进的架构中去研究。”用学术研究成果证明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耄耋之年依旧力耕不辍的他,仍在为民族团结进步发挥着史学力量。

华东师大中文系校友程福宁(右一,1963年摄)

程福宁

  已去世的华东师大中文系1960届校友程福宁教授不仅是西藏民大文章学学科的开山鼻祖,也是中国文章学学科的代表性人物,被称为“文章四老”之一。程福宁撰写的《文章学基础》和《中国文章史要略》是文章学经典之作,编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推动西藏民大开设了全国第一个文章学课程,培养的学科队伍让西藏民大成为中国文章学研究和教学重镇。

华东师大中文系校友胡秉之(1962年摄)

胡秉之(1984年摄)

胡秉之和夫人回母校(2005年摄)

  华东师大中文系校友、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胡秉之教授是“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路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胡秉之就提出了“要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等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育人理念。他以鲁迅弃医从文、振奋民族精神的故事,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文章阐述了文学史教学、作家生平故事、文学作品分析中的思政育人。


山海皆可平:60年教育兴藏之路

  “西藏民大能实现今天的发展成果着实不易。事实证明,人才在援藏中的作用无可取代。”华东师大中文系1961届校友、西藏民大文学院退休教授廖光耀说,“西藏教育事业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也需要内地更多的人才支援。”

2015年4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事实上,60余年来,“教育兴藏”的使命和“教育强国”的情怀在援藏实践中被传承接续,而教育援藏的机制动能也在不断深化和提升。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5所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组团式”对口支援西藏民大;2012年,教育部启动“6+1”团队对口支援西藏民大,在这些源自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对口支援行动中,华东师大始终站在前列。华东师大不断完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校领导靠前指挥,院系积极行动,师生真情付出,形成一股合力助推西藏民大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西藏民大校园

  2012年起,为了以机制创新推动育人成效,华东师大开放共享校内优质教学资源,以博士单招、学生联合培养、学期或学年交流等为抓手,助力西藏民大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截至目前,华东师大累计接收西藏民大309名本科生、硕士生来校学习,是帮助西藏民大培养学生最多的高校。

  “2+2项目让我们这些没考上名校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名校教育。”普布云旦是西藏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本科班班长,也是华东师大-西藏民大联合培养项目的在读学生。“在华东师大学到的东西对我帮助很大。”他打算毕业后回西藏做一名中学老师,把学到的东西教给更多的藏族孩子。”学习之余,他喜欢和华东师大的同学们一起泡图书馆、踢球,和“岗拉梅朵”藏文化社的同学们一起跳锅庄舞,汉藏学生交往和精神文化交融在他们身上自然发生。

  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是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长达六十年的教育帮扶实践中,华东师大形成了对口支援学科建设的有效机制。选派干部教师充实学科队伍,搭建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智库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协助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一项项“对症开方”的硬举措落地有声。

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干部、华东师大教师李海生

  为精准对接西藏民大申报硕士授权点、博士授权点的需求,华东师大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学科建设方面的专家型干部赴西藏民大挂职。华东师大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李海生曾作为中组部第八批援藏干部,先后挂职西藏民大文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学科与学位建设办公室主任。他帮助西藏民大一举获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学位点数在当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由于在学科建设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被中共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授予“最美援藏教师”称号。

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华东师大教师黄曦

  “我们援藏教师的最大作用可能就在此,找到对口支援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协调资源,精准帮扶。”作为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华东师大教师黄曦正在西藏民大挂职担任文学院副院长。通过参与西藏民大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申报、组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参加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等工作,他发现学科发展中的国际化是薄弱环节。于是,黄曦积极沟通联络双方院系、相关职能部门,推动两校合作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申报,“这将成为西藏民大中文学科举办的第一个国际会议,为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填补空白”。

  以“人”为对口支援之本,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水平和革新人才管理理念为突破口,赋能西藏民大内涵式发展。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合作机制,已实现与西藏民大之间高层次人才的“双向流动”。近5年,就有5位华东师大教授被聘为西藏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名誉院长,2位名高层次人才被西藏民大引进,7位干部教师赴西藏民大挂职任教,50余位专家赴西藏民族大学讲学。与此同时,西藏民大4位教授被特聘为华东师大兼职教授,8位西藏民大教师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项目,在华东师大取得了博士学位,11名干部教师在华东师大得到了进修。

  “我们教育学院的博士几乎一半人数都是华东师大培养的,而且导师都是学界响当当的名师。”西藏民大教育学院青年教师王毅就是博士定向培养计划的一名受益者。读博期间,他在导师李政涛教授的指导下开始做教育戏剧研究,现在他正将理论应用于西藏民大的师范生教育和咸阳多所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科创、师生读书会等华东师大特色育人模式也被王毅借鉴用于他的教书育人工作。

2020年,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正式启用

  远隔千里,山海情深。60余年携手共奋进,让沪藏高等教育的“中国结”越系越紧。在西藏民大建设一流民族大学、华东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两校将合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东西辉映的“中国梦”持续贡献教育力量。


文、采访|符哲琦 图|西藏民族大学宣传部、受访者提供 部分由符哲琦拍摄 来源|新闻办

编辑|彭佳 钱文文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