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丨王进:中国携手各国共建发展战略对接型“社区”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1-28浏览次数:29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七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在各方热情参与和全力支持下,“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毋庸置疑,战胜疫情,克服危机,必须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有责任也有义务作出表率,要加强公共卫生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开展创新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笔者认为,未来“一带一路”研究不能只是政策分析或政策解读,而要打造好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讲清楚“一带一路”是什么,即其概念内涵及衡量指标是什么。虽然,学界已产生众多且有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却找不到能够为多数人接受的学理化定义。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对“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令人信服且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概念界定,以有效防止地缘政治概念的肆意曲解、刻意误导甚至是有意丑化。

  习近平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该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就实践而言,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早期成果开始显现,参与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七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体现出发展战略上的“对接性”,地域空间上的“共在性”,人际关系上的“连通性”,实践效应上的“协同性”等鲜明特征。

  不言而喻,共建“一带一路”其实就是一个共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即“社区”的倡议。这个“社区”可大可小,诸如“六廊”,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诸如“多港”,包括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节点城市。这个“社区”可实可虚,诸如“六路”,包括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管道以及空间综合信息网络。这个“社区”可近可远,诸如“多国”,已有100多个国家与我国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既有周边邻国,也有其他各大洲国家。这个“社区”也可感知、可参与、可共情,是一个共解问题、共化矛盾、共担风险、共迎挑战以及互利共赢的温馨家园。

  作为一个共建“社区”的倡议,其实就是共建休戚相关、守望相助的命运与共“社区”。面对疫情,“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守望相助,各方向中国提供了宝贵支持,中国也向122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抗疫援助,向25个国家派出医疗队,毫无保留同各国全面分享防控和诊疗经验。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战胜疫情、复苏经济是各国的共同和紧迫任务。中方加强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沟通协调,与国际伙伴并肩努力,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开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更加光明的未来。于此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我国与各国发展对接,通过深化务实合作和利益交融,创建以发展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合作机制,实现国与国之间发展对接型社区的良好治理及福祉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是中国携手各国共建发展对接型“社区”,也是解决发展对接型“社区”的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问题。总之,作为一种各国发展对接型“社区”的治理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科学统筹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双向建设。


阅读原文


作者王进(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丨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