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文军:实现最初的理想不是梦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7-08浏览次数:21


编者按:

  享誉全球的“上海制造”、“上海智造”背后,离不开流水线女工这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庞大群体的辛劳与汗水。如何让她们工作和生活地更有信心、更有技能、更有修养、更加幸福,帮助她们追求和实现从未放弃的梦想,彰显上海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以人为本的情怀?5月12日,《劳动报》刊发《沪上流水线女工职场与生活状况调查》特别报道,我校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应邀撰文,从专业的视角探讨如何帮助流水线女工这一特殊群体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随着城市化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农民工告别赖以生存的土地迁入城市。这些外来人口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他们却一直处在城乡结合地带和公共服务的边缘。流水线女工就是这个群体的典型代表。

  我国目前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她们真正融入大城市,向城镇居民转变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制度,二是中观层面的社会网络,三是微观的人力资本。  宏观层面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社会融入的保障。在制度保障层面,要全面实现同城化待遇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上海近几年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2011年开始取消综保,还有随迁子女受教育措施和女性生育保险等,这些都保障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公平;推出针对外来人员的技能培训实事工程,是政府提供给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机会。

  中观层面的社会网络对外来人员融入到城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学者的研究重点。具体来说,外来人员在城市的关系资源、职业经历、生活体验、城市认同都会决定他们是否可以更快地融入到城市体系中。社会网络不仅能够为新市民开创更多的生活空间,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其融入城市的成本和风险。

  社区就是促进社会融入最直接的系统之一。让有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员参与社区自治管理,如参与小区内的选举,投票表决区内设施改造建设等。这是一种最直接的社会融入方式,现在上海有很多小区都在做,这有利于拉近社区居民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培养外来人员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流水线女工虽然大部分住在工厂宿舍里,但也具备开展这些活动的条件,企业相关组织可以有所作为。

  此外,服务于外来人员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我经常参加各区县民政局组织的公益项目招投标评审工作,就看到很多面向随迁小孩上学、妇女生育和老人照料的服务。这就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外来群体的关怀。在更高层面上帮助外来人员解决融入难题。

  微观层面的人力资本对融入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相对年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好的新市民群体,其融入城市的可能性相对而言要大得多。这也说明个体自身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外界环境再好,心里怀着再大的梦想,自己不去奋斗、不肯吃苦,肯定不会有好的未来。

  任何地区,任何城市,其人员构成都是分层次的。人们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好的社会结构中各层次之间是相互包容、保持流动的。每个人都有改变社会地位的通道和上升空间。

  上海作为一个海纳百川、大气睿智的城市,以她开放包容的怀抱,鼓励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以80后为主体的流水线外来女性务工人员比上一辈具有更强烈的在城市发展的愿望,更向往城市生活。从个体角度来说,这种观念、这种对未来的渴望对她们融入社会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只要她们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去努力,在上海,实现最初的理想并不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