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报》陈春常:国家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7-08浏览次数: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新概念,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改革开放历史任务进行提升概括,对治国理政实践方略实施发展完善,对发展阶段面临挑战积极主动回应,这表明党中央对国家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认识达到了崭新高度,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深刻把握国家治理的思想内涵,对于顺利渡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无疑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国家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而且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不仅需要内部要素之间配合协调,而且需要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系统均衡。


加强顶层设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国家治理必须把握大局、稳中求进,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各项改革在协同配合中推进。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整体谋划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底线思维,从坏处着想,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完善创新制度体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关键是实现制度现代化,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加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努力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着力建设有限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弘扬法治精神,努力使法治成为最重要的制度资源。持续地提供制度供给,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有效吸收和疏导公众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


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我们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能够对社会相关领域进行有效控制与协调的国家,而且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自主发展空间的社会。努力促进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全力塑造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为社会发育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培育庞大的中产阶层,积极构建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加强对社会基层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关注,提高其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构建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使人民群众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反映、矛盾能得到及时化解、权益能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