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李向平:私人信仰与共同善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1-29浏览次数:21


按照固有的信仰习惯,头上三尺有神明,有事就进三宝殿……人们一旦遇到或预计将会有些事情,就会去寺庙烧香、拜神,或者是去教堂祷告。而按照人们的思维惯性,如遇社会问题突发、生活安全感减退、人际交往缺乏信任之际,人们也喜欢举头叩问神灵,归咎于中国人没有信仰,信仰缺失才会导致如今中国社会伦理毛病似洪水猛兽。

一言以蔽之,信仰危机故而社会信任危机。

然而,证诸社会事实,中国社会具有信仰者远比三十年前增多。举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与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信仰者,已有几亿信众,另有民间信仰者无数。如此观之,中国社会又是如何缺乏了信仰?

前些日子是传统腊八节,浙江各地寺庙在腊八节之时免费分发腊八粥,以弘扬佛法。但没想到的是,各个腊八粥的发放地点几乎都变成了垃圾场。

在这些众多寺庙免费为每一位信众端出了热气腾腾腊八粥之时,几乎所有到场的人都在手中领有2碗腊八粥,可是又没能喝完。喝粥的场面,许许多多一次性碗筷使用完毕,随即就被信手一扔,没喝完的腊八粥也由此随地倒放。没一会儿,腊八粥发放现场即一片狼藉,满地丢弃的一次性碗筷和腊八粥。时近中午,寺庙义工在费劲清理这些丢在地上的碗筷之际,一边收拾,一边叹气:好好的施粥节日,怎会变成这个样子。

莅临腊八节请受腊八粥的人群,无疑都是心存一份佛教信仰者。然而,在大多数寺庙发放腊八粥的地方,他们心中那份佛教信仰,那份积德惜福、慈悲互助的菩萨心肠都到哪里去了呢?

对此,舆论的批评很具针对性。一种议论认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廉耻尽失,信仰皆无。过去庙里或者富人家开施舍粥棚,只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整齐地排队,喝过一碗之后便离去。现在可好,举凡一个不要钱的活动,那些人宁可挤死也要往里冲,甚至有开着豪车去抢的,一不满意还骂爹骂娘,嫌这嫌那。佛教的信仰对他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约束?

还有一些议论更加激烈。虽然是寺庙,扒拉几口,碗筷一扔,好像就吃断头饭一样。这些人跑到庙里去干什么呢?信仰佛教,求菩萨保佑他们吗?估计菩萨看了这个场面也都会气出病来。为此,庙门不能对所有人都打开,缺少公德的人要轰出去。杀人放火贪官污吏者没资格在这里磕头求平安,也没资格捐香火钱,寺庙要有门槛,这也是宗教人士的节操骨气。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议论中提及信仰者的公德者不少,认为如此行为缺德者其实与信仰无关,社会使然。一个真正的佛教信仰者,餐具自带,秩序井然,并不缺乏信仰所包含之公德云云。

按照佛教信仰传统,腊月初八施放腊八粥,煮粥敬佛,主要是为了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而杭州名刹天宁寺还曾有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的习惯,积一年之余粮,至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其间寓意了深刻的信仰内涵,即人们吃了这种腊八粥之后,不仅能增福增寿,还能够彰显佛教信仰中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现象说明,信仰者是否能够依据自己的信仰,展现公民社会建设人人急需的公德信仰,而非自了汉那样的私德、但与一人私利相关的私人信仰。这恰好是目前信仰问题之关键。仅只是以个己的私利作为信仰关怀的主要内容,仅只是关心个人的福德,是否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如此信仰方式,怎么不会缺德?而缺公德的信仰,即便是信仰者再多,信仰者之间也会缺乏了彼此的认同,也会缺失了你我之间的接受与共识,进而使这个社会如同缺失了信仰一般。

这不是佛教信仰本身的事情,而是信仰佛教的方式有问题。写作了《正义论》而誉满全球的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曾经认为,人是一个具有人格和共同体的存在者,这种共存性和人格性构成了人真正的独特性。因此,信仰就是人格与共同体的事情,就是个体融入以及重建共同体的事情。反之,一个人的罪过,正好就是脱离并毁坏了共同体以至人格,最后结出罪行的果子。

罗尔斯从人格及其共同体的关系,阐释了信仰与罪过的问题。如果信仰者仅只是私己一人的功德业绩的信仰,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及其信仰方式,不但不是信仰,反而是一种罪过。实际上,佛教的教义本身就非常强调信仰的共同体特征,以业感缘起的普遍联系为基础,强调个业与共业、强调自觉、觉他与觉行圆满及其功德回向。佛教传统中也有居士团体的信仰方式,而非仅个人自了汉式的临时抱佛脚。

诚然,腊八粥现象也许是个别的。但是,私己或利己主义的信仰方式与共同体的信仰方式,却是在建构共同之善的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不同形式的信仰关系,经由不同形式而表达、构成的信仰,促使各种信仰者不得不受制于这些不同的信仰关系,而非信仰与信仰者本身能够确定的。为此,信仰及其社会伦理的功能是否能够得以正常地表达、顺利地实践,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与此对应,每一种信仰及其表达方式,都将会有一种相应的信仰体系,使人们很容易相信——经过信仰形式的改变,成为不同的生命体验。私人的信仰就只能是私己一人的善。

一位信徒曾经对我说过,他曾经是信财神的,以为这种信能够使他一直发财。可是,当它在市场一再失灵之后,他急于想与同样的财神信仰者分享、交流、讨论自己的信仰。但没人能够与他共享,更是没人能够共同承担他生意上的失败与压力。于是,他呈现了一个社会曾经出现的那种信仰危机。类似这样的信仰现象,不是个别的事。人们常常有一种天机不可泄露的信仰惯习,很难会与他人共享;私下许愿,个别还愿。于是乎,公德变形为私德,信仰被私己利益异化了。

私己的信仰与局限于个人利益关怀的信仰表达方式,本来就无法建构一个共同的善。这就是说,当社会变迁到价值选择已经多元的时代,个人选择信仰的方式及其信仰表达的方式,是否能够真实体现共同的善,以及基于一种共同的信仰建构一个社会共同需要的伦理规范,那就已经出离了私己信仰的范围。在此领域之中,信仰远非主观精神的关怀,它事关社会正义,要求信仰转型,是一个社会、无数信仰者的价值认同,甚至是这种认同规范如何建构的问题。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东方早报》日期:2013年1月19日版次:上海经济评论C14 作者:李向平

链接: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1/29/content_730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