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4-04浏览次数:33


  五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重要步伐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5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重要步伐。  

  朱镕基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5年,是很不平凡的5年。本届政府初期,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国内产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1998、1999年连续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进,顽强拼搏,战胜种种困难,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朱镕基指出,5年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工业改造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万亿元,特别是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形成3.2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办成不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我们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5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3562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相当于1950年到1997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总和。一批重大水利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江河堤防加固工程开工3.5万公里,完成了长达3500多公里的长江干堤和近千公里的黄河堤防加固工程,防洪能力大大增强。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即将完成,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投入运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交通建设空前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5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12343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是1950年到1997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总和的1.7倍。公路通车里程由1997年的123万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4771公里增加到2.52万公里,从居世界第三十九位跃升到第二位。铁路营运里程由65969公里增加到71500公里;5年建成新线5944公里,复线4603公里,电气化线路5704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50个。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44亿吨。邮电通信建设突飞猛进。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由1997年的15万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47万公里;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354万户增加到4.21亿户,居世界首位。能源建设继续加强。发电装机容量由1997年的2.54亿千瓦增加到2002年的3.53亿千瓦。  

  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3年来,国家通过加大建设投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实施优惠财税政策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新开工建设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干线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等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5年全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5800亿元,是1950年到1997年投入总和的1.7倍。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5年内,全国造林面积4.18亿亩,封山育林4.73亿亩,退耕还林573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8550万亩。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6.45‰,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时期。  


  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朱镕基总理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5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朱镕基说,5年来,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公有制经济在调整和改革中发展壮大,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取得成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控制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国有企业3年改革与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和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国有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城乡集体经济得到新的发展。股份制经济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扩大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镕基指出,5年来,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公用服务和能源、交通领域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和营销方式不断拓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国先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走私、骗税骗汇、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对文化、旅游、建筑、集贸等市场和安全生产秩序进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了一大批经济违法案件,惩治了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分子。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逐步改善。  

  金融、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逐步完善金融调控方式。改革了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保险监管体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不断推进,中小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得到优化。整顿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重要进展。坚持“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证券业在逐步规范中发展。保险业改革不断深化。清理和撤销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依法取缔社会乱办金融等违法活动。金融监管逐步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成效,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逐步降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财政体制在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实行了所得税分享改革。中央和省两级实行部门预算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成效显著。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方式实现多样化,初步建立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  

  朱镕基说,5年来,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国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已逐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积累资金124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社会保障体系的加快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朱镕基指出,5年来,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对外贸易连续跨上几个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五位;出口总额由1828亿美元增加到3256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吸收外资明显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断扩大。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5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朱镕基指出,5年来,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成就突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实验工程建成、超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研制成功、“神舟”系列飞船试验成功等,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开始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明显加快。5年获得国家登记的科技成果14万多项,授予专利权52万件。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朱镕基说,5年来,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由1997年的65%提高到2002年的91%。高中阶段教育得到加强。高等学校从1999年起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考录取率从36%提高到59%;2002年高等学校在校生1600万人,是1997年的2.3倍;5年内全国本专科毕业生1300万人,毕业研究生31万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4800万平方米,超过1950年到1997年的建设总规模。基本建成结构比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特殊教育、早期教育得到重视。民办教育迅速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加强,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5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朱镕基指出,5年来,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逐步推行。城市社区建设继续发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法制建设进程加快。5年间,国务院提出法律议案50件,颁布行政法规150件;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对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756件行政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废止71件,宣布失效80件。国务院各部门共清理涉外规章和有关政策规定2300件,废止830件,修订325件。强化行政监察、审计和经济监督,在推进依法行政、反腐倡廉和查处大案要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状况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  

  朱镕基说,5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深入开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展开。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加强。科学知识进一步普及,科学精神得到弘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全面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文化、卫生、体育领域改革和发展加快。“扫黄”、“打非”斗争不断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城乡卫生工作得到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成效。加强灾后防病防疫工作,实现了特大洪涝灾害之后无大疫。颁布并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展开。残疾人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竞技体育屡创佳绩。5年间,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共获得485个世界冠军,创造世界纪录193次。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上海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5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5年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朱镕基说,5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4.6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农村贫困人口由4960万人减少到2820万人。这5年,在经济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朱镕基说,5年来,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7年的2.73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1万亿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7.8平方米增加到近2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2.5平方米增加到26.5平方米。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进一步普及,电脑、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公共服务设施、人均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加强**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5年来,**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军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继续加强,**实力和军队防卫作战能力提高。如期完成裁减员额50万的任务。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有效。后勤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支持经济建设和抗灾抢险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科研得到加强,**科技工业有了新发展。**动员工作不断进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  

  朱镕基说,加强**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努力把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坚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重视**科研和****建设,增强军队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整体防卫作战能力。加强后勤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工业调整、改革和发展。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军队建设,增强全民**意识。不断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切实抓好**动员工作的落实。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做好政府工作的九条经验和体会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过去5年的政府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朱镕基说,5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体会有以下九个方面:  

  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要着眼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敏锐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几年,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我们采取的最重要举措,就是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调控力度,确保取得成效。在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使用中,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教育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重视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高度重视做好金融工作,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又防止盲目放松银行信贷。  

  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发展必须有新思路,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健康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的新情况下,必须坚决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们注意把各方面主要精力引导到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我们坚持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着力抓好调整产业结构这个关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三是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四是努力发展服务业。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近几年,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国家为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入了很大数量的资金。棉花购销市场化改革也不断深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为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2000年起,在安徽等地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试点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地区农民负担平均减轻30%。农村税费改革,是对保障农民减负增收、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得到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坚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加强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坚决推进改革,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5年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知难而进,敢于碰硬,加大工作力度,打了一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二是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和历史包袱,四是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五是大力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至关重要的是,坚持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切实搞好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变挑战为机遇,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这几年,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扩大出口的努力;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我们抓住机遇,积极扩大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吸收外资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几年,我们始终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主要从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较大幅度地增加科技、教育投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完善国家科技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制定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的政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我们始终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投入,从源头抓起,坚持标本兼治。一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二是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三是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四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我们坚持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十分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一是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二是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五是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六是逐步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为政法系统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我们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首先对政府机构进行重大改革,主要是进一步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大大精简了机构和人员,进一步改变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机构框架。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我们对原有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国务院已取消1195个行政审批事项,各级地方政府也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执法监督,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支持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高度重视做好信访工作。十分重视队伍和作风建设。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廉政建设,提高了政务效率,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依法惩处了一批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还相当繁重;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奢侈浪费行为相当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有的是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有的是由于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今后要继续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人民日报》(2003年03月06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