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到底有哪些新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一线教师该如何应对?日前,记者带着相关的问题采访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季浏。
记者:10年实验为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您如何评价实验的情况?
季浏:10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发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积极变化,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教师的话语体系发生了变化。体育课堂教学形态发生可喜变化,那种循规蹈矩、单调乏味、气氛沉闷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受到学生喜爱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形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有明显改进。
10年的实践表明,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受到了大多数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尽管体育课改成绩巨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记者:课标修订是本着什么原则进行的?修订后的课标坚持了实验稿课标的哪些方面?
季浏:我们确定了修订课程标准的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实验稿课标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10年课改是一个边实验、边总结、边修订的过程,修订是为了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三是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应以共同性和原则性的内容为主,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地涉及过于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四是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修订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调查研究、不断讨论和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广大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
可以说,修订后的课标坚持了实验稿的主要思想和精神。包括:
坚持了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
坚持了实验稿中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划分学习领域的做法。
坚持了实验稿确立的三维课程目标以及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
坚持了实验稿强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这也是强调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
坚持了注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坚持了实验稿提倡的多元学习评价。
坚持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记者:修订后的体育与健康课标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有哪些?
季浏:总体看,修订后的课标大约有这样几方面的变化:一是对有关问题的描述更加准确、具体和清楚;二是所有方面都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三是增强了对一线体育教师教学的指导性。
具体看,大约有以下7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调整课程名称。实验稿课标小学与初中阶段课程名称不同,小学阶段称为体育课程,中学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修订后将义务教育阶段该课程统一取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主要出于3点考虑:第一,更加充分体现“体育为健康”的思想,也是为了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课程名称情况来看,课程名称基本上都是统一的。第三,通过调查,大多数人认为应统一课程名称,取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好。
二是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强调以体育学习为主,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融合了部分健康行为养成和健康教育的内容,这样,可使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更有助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三是对性质表述更加清晰和明确。修订后的课标在完善实验稿提出的课程性质定义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本门课程的4个特性,即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基础性主要强调学生要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实践性主要强调“身体练习”,即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体能的练习和体育游戏活动。综合性主要强调两点:一是注重健身育人功能,即本门课程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规范意识、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二是强调本门课程以体育学习为主,同时融合部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是合并学习领域。修订后,将实验稿中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将实验稿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学习方面。
五是提高课程内容的指导性。修订后,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以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一些教学内容供一线教师选择,并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课程内容以“水平一”和“水平二”表述,重点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倡导多采用体育游戏活动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
六是加强教学建议部分的针对性。主要从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力争内容的明确和简洁。
七是重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评价建议除保留了实验稿的评价思想和主要内容外,还作了以下一些调整和修改:考虑到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故在评价建议部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为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除此之外,还特别增加了“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中考’和‘体育、艺术2+1’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说明。
记者:中小学一线教师在实施修订后的课标时,您对他们有哪些主要的具体建议?
季浏:体育教师应认真阅读修订后的标准,深入理解并用心实践。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新课程的培训和研修活动,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请教,以提高自己对修订后课标的正确理解。
作为体育教师,应提高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谨防一些误传和误导,使自己陷入困惑,迷失方向。体育教师应成为课程的主动建设者,课标允许体育教师选择适合学校条件以及学生基础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达到课标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这就给学校和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大、更灵活的空间,体育教师不应消极等待,而应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向主动建设者转变。
同时,体育教师也应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来讲,体育教师不等于教练员,学生也不等于运动员。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师不能只会教运动知识和技能,更要能将运动知识和技能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
《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年4月10日版次:10 作者:赵小雅
链接:http://news.jyb.cn/basc/xw/201204/t20120410_48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