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

发布者:陈春常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次数:10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理论界组织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11月15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理论研讨会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陈学明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二十大报告在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的同时,也进一步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着力点。

体现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表述: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此基础上,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是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方案必然置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框架之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决定了中国对于现代性的一般逻辑及其内在弊端保持高度清醒,决定了中国存在对现代性超越的可能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保护环境不意味着放弃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之路,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案例。

  崇明是从21世纪初走上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之路的。崇明人告别了传统的发展方式,全力转向生态环境建设。在巩固绿色基底、环境保护方面,崇明交出了一张优秀的成绩单。全面消除黑臭和劣V类水体,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空气优良率达到91.9%,近3年,崇明PM2.5平均值为3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总天数超过330天;2003年崇明森林覆盖率不到10%,而到了2021年末,崇明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0.05%,几乎是上海市平均水平的两倍。

  那么,崇明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上的成绩,可以仅仅归结为环境保护和建设吗?告别传统发展方式,是否就意味着放弃发展了呢?2007年4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崇明视察,指出崇明要“摈弃靠传统工业发展经济的老路”,探索“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新路,这对崇明人来说是一帖极其及时的“清醒剂”。

“绿水青山”确实就是“金山银山”,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守着“绿水青山”,而应致力于展现“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潜能,致力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崇明告别传统发展模式,但不等于不要发展了,只是要把发展的方式转变一下,即让发展方式实现绿色转型。经过探索,崇明终于走上了一条新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倾注全力于绿色发展,谱写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生动篇章。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从崇明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崇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具体地体现在“+生态”和“生态+”的发展战略上。所谓“+生态”就是让各种传统产业都经历一个生态化的过程;所谓“生态+”就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技术、新能源、绿色金融等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态。“+生态”和“生态+”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崇明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基本途径,也探索出了崇明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独有模式。

  纵观崇明的发展经验不难看出,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关键在于如何探索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崇明拥有丰富的生态产品,这种生态产品,不仅是指富有崇明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更是指崇明岛上的绿色环境、清新空气、洁净的土壤和水等。崇明的发展主要是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让这些生态产品充分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遍布于崇明岛的农家乐、民宿就是崇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一个例证,也是崇明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一个标志。农家乐、民宿等就是把生态农产品集合在一起,实现和提升其价值。

  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历程与现状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意义深远,这构成了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伴随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我们正向着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大步迈进。

   (作者为复旦大学教授)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

丁晓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进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命题。人与自然的矛盾与斗争贯穿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既是自然的,又超出了自然界。伴随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强大能力,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巨大追求,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激化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而自然界的报复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摈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兼顾全体人民的利益,实现人与人的和解,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达到马克思所说的“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则体现着人与人的和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还体现着人的内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与和谐社会观、精神文明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与人的和解需要生产方式的革命来解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了人与人对抗性冲突的根本因素,就需要着重于发展方式的革命;人的内心和谐需要生活方式的革命。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推动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发展。

推进绿色发展方式深刻革命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绿色发展方式,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这就要突破旧有的发展思维、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从一味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转变,推动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要以辩证法的系统观念,把握自然界演变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真正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新理念。

  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新发展道路。既要坚持生态优先,从长远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又要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既要在发展中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保持可持续发展,又要使绿色本身直接成为发展动能,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此外,还要在绿色发展中使自然界得到发展,使自然界更具活力、更为美丽,也更适宜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消除了人与人尖锐对立的生产关系基础,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和追求局部利益的政绩观,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方式的深刻革命当然不能停留在理念上,还要加大力度整治使其落实到实践之中。能够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优美的环境已成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要形成优美环境必须进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拒绝奢华和浪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要摈弃物质主义膨胀的生活方式。人的生存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和“自由人联合体”阶段。沉湎于对物的追逐,同时也会被物所控制,深陷于价值失落的焦虑之中。极度的奢华和浪费,增加了环境的压力,破坏了生态系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拒绝奢华和浪费。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要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环境的普惠性,使得绿色生活本身就具有道德意义。人们在节制物欲、克服陋习、爱护环境中提高文明程度,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更多地与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到道德的升华和精神的愉悦。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还具有强烈的道德修养的意义,倡导人们在自然中悟道、审美和陶冶性情。因此,绿色生活也是人的内心和谐的美好生活。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

杜仕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与实践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认识深化:不断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的理解和把握

  系统观念指导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首先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面对新时代的新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将其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安排,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202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针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党的二十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思想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坚持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强调人类社会产生于自然,并且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所以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和谐共生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实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理论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同时又能够指导实践。以系统观念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可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所以,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贡献

刘科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不只是从生产力相对落后走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发展绿色转型,这一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诞生了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奇迹。

  当今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发展都面临着经济规模越大、资源环境压力就越大的困难,经济发展需要一种可持续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完成了绿色发展观念认识上的转变。“两山论”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辩证关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两山论”既反对唯环境主义,也反对唯增长主义;其二,生态和经济发生冲突时要保住生态这一底线,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其三,绿水青山反过来是经济发展的价值依据,因为它是蕴含在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中的价值力量。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根植人心,江河湖海湿地正在恢复原有的生态。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40年前的12%到现在的21.66%,几乎翻了一番,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25%都来自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逐步转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奇迹。

  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出了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和治理策略。

  西方政党在选举时往往把生态治理作为赢得选民的口号,面对生态问题一刀切地选择极端的环保策略。

  与西方不同,中国式解决方案是边发展边治理,将生态与经济发展看作同时并联的模式。从政策导向上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稳中求进地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具体策略上看,根据我国能源利用的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强调“先立后破”,先构建长效机制,再循序渐进地退出传统能源,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从实践历程上看,到2022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核能、水能、光伏能、风能等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也逐渐趋向于新能源产业,高储能电池产能已经占到全球的80%,电动汽车销量占到全球40%以上,产量在全球70%以上。中国式解决方案和策略的推进,让中国有信心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生态政治叙事的超越。

  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其政治的合法性,构建一套环境正义的话语体系,在国内维系唯环境主义的政治正确,在国际上以环境污染为名对发展中国家横加指责。西方国家标榜自己低污染、低排放,用所谓的生态正义掩盖其大肆毁坏环境的“发家史”,粉饰富国剥削穷国,将资源环境压力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与西方生态政治的虚伪性和排他性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追求效率的单极发展,而是培育多元生态的综合迈进;不是以多数人的牺牲为代价换来少数人享乐的农场绿地,而是尊重平等互助共享的绿水青山;不是以生态为借口阻挠别国发展,而是面对全球生态危机在国际上谋求合作与共赢。从政治叙事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了真实的人权,强化了国际上的公平正义,其中包含的政治智慧和伦理意涵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了独立于西方模式的新文明形态。

  长期以来,现代性话语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和支配,而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本质是资本的逻辑。资本主义所追求的资本无限增值、无限扩张必然导致对大自然的过度剥夺。资本嗜利而增值的过程中不断滋生着生态危机、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对抗。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以“人民”逻辑超越了资本中心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不是在GDP上超英赶美,而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要超越以利润和效率最大化为导向的资本逻辑。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虽然诞生于中国,却创造性地回应着全世界的问题,这是以中国的生态之治为原点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中国方案的逻辑演进,彰显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价值优势。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通过完善的生态文明理念,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新的文明范式,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史上展现了中国之治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破解现代性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阅读原文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