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丨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宣讲团走进青海格尔木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9-02浏览次数:556


  这个暑假,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专题活动。此次活动创新实践思维、紧抓时代脉搏,通过开展主题情景党课、进行理论宣讲等活动,以最生动、直接的方式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到基层,取得了良好效果。



情景党课 开辟宣讲新路径


  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一环。党情、党史要以何种形式传递给盐湖工业园区的工人们才能为他们所接受?如何提升党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如何让党课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实效?围绕提升党课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结合盐湖集团工作,依托盐湖党校培训任务进程,实践团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盐湖党校授课的具体需求相结合,从丰富内涵、创新载体、活化形式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探索推进情景党课,开辟了一条党员常态化教育学习的新路径。

  “理论的传播”“他们的故事”“党章的修订”“我们的初心”——四个板块的主体内容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片段通过“诗音画”表演出来,刻画出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代表性人物,着力通过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讲清大道理。

  将党课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内容更加丰富,震撼力更强,但党员教育在更有温度、更暖人心的基础上如何增强其实效性,历史脉络的梳理也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又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安俭教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细致的解说让工人们重温了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传播以及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并引出马克思主义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何谓“两准则、四条例”?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海英副教授从党的二大所制定的第一部党章讲起,梳理了历次党章修订中有关纪律的内容,并结合实例为工人党员们介绍了“两准则、四条例”的修订重点。将青春与奋斗精神贯穿于情景党课之中,以重温入党誓词为整节党课收尾,增强了组织生活的仪式感和庄重感,也强化了党员同志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演绎之后,回归到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团员们变身警察、边防战士、医生、教师、乘务员、建筑工人等十二个行业的党员代表,讲述了各自的初心和使命。普通职位上闪烁着信仰的光芒,盐湖工人党员们对此有着深刻体会,从而引发共鸣。


脱贫攻坚 鼓舞青年先发力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致力于精准二字。根据格尔木市团委书记董恺的介绍,格尔木市已全部脱贫,“以创业富百姓”是格尔木市脱贫工作的一大特色。紫青花枸杞种苗种植基地、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仁达合作社、格尔木花蜜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及格尔木市“青创空间”,这些政府扶持下的主要由青年群体所推进的合作社,始终走在脱贫致富第一线,依托政策帮扶,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在同这些企业的青年负责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青年不仅是格尔木脱贫的主力,更从他们身上看到致富的希望与未来。


美丽中国 号召全民齐行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发展经济,提高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唐古拉山镇128户牧民全部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形成今日的新长江源村。新长江源村是生态保护的产物,在这里,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地参与着生态保护的伟大事业。实践队员们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另一方面更是在实地考察中感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索南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访了长江源村原村长更尕南杰的家。他以身作则,率先带领自愿搬迁的牧民到山下定居,又走访每一户牧民的家,向他们讲解国家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搬迁对生活改善的积极作用,在他的努力下,顺利建成了今天的新长江源村。

  针对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主题,更尕南杰就搬迁后生态环境以及牧区放牧环境的改善对国家政策表示了感谢。饮水思源,长江源村的村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美丽中国的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时代新人 沟通两地奋斗记


  在对格尔木市长江源村有了基本了解后,实践队员和唐古拉山镇的青年团员在长江源村村民委员会会议室与长江源村书记索南东主,拉替村团支部书记仁青欧来,团员代表噶玛曲卓、巴欠公保等围绕培养“时代新人”主题,开展了学习交流座谈会。

  索南东主展现了近些年长江源村在民居、道路、收入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特别强调长江源村 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保护生态这一重要使命,而青年人更要主动担当起这一使命,做自然生态的坚决捍卫者。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与唐古拉山镇优秀团员代表针对党团工作开展、文化传承、藏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今年21岁的仁青欧来,自18岁初中毕业就一直担任拉替村团支部书记,他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以前教育没有现在普及,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接受过教育的村民,他担当重任。但是现在村里的教育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已经建在了家门口。巴欠公保表示,虽然现在他们搬离了牧区,但是每年还是会在规定的时间回到牧区,“而且每年也会有赛马比赛等,所以不会担心出现文化传承断裂的问题”。

  除了实地走访宣讲外,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还依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互动,增设相关电子刊物供访客学习,同时开辟“理论知识问答”板块,定期推送专题理论互动问答,拓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客体人群,扩大影响力。同时,实践团还和格尔木团市委、唐古拉山镇团委实时共享调查实况,线上互动,以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为主要载体,进行多层次的宣传。


阅读原文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