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张礼永:中国传统教育的全景式描写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09浏览次数:40

  《学以为己》是台湾清华大学李弘祺教授的代表作,本是英文作品,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繁体字版,简体字版于今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下两册,约65万字。教育本是人类社会一项复杂的活动,即便是认为制度化程度有限的中国传统教育,其实也很复杂,此书在有限的篇章内做了较为全面的展现,但凡传统教育机构的变迁,考试选材的体制,教育思想、教育内容、识字教育、家庭教育和家训、技术教育、学生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对以往关注较少的大众教育、技术教育、宗教教育等问题也都有所触及,可谓既表现了精英教育的一面,也表现了庶民教育的一面,注意了教育的复杂及历史的丰富。

  近代学者钱穆(1895—1990)曾言,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研究历史,首当注意的便是“变”(《中国历史研究法》)。这部著作中所触及的各个问题都充分体现了此点,如传统教育机构的变迁,从传说中的“辟雍”“泮宫”,齐国的稷下学宫、汉代的太学、隋唐的国子监、宋明的书院等一路叙述下来,注意前后的变化;又如“小学”的概念经过了三变,作为实体的学校、作为字词与名称的认识与了解以及作为道德培养的启蒙教材,也是注意变化。

  本书是一部教育史的著作,但与常见的教育史著作结构明显不同,不采用“时代+问题”的模式,而是“问题+时代”。“时代+问题”模式注重各个时期的教育形态展现,同时注意本期的特殊变化,如汉代的太学、隋唐的科举、宋元的蒙学等,这些可视为“问题”,这是博通的思路。本书则另辟蹊径,将全文分为几个重要的问题,每个问题在各个时期有怎样的变化,是精深的思路。

  既是精深的思路,那么论述就得非常详细,这就要求广征博引,书中下册从617页至668页为“参考书目”,共52页,全书共685页,其规模可以想见。更重要的是所征史料,既有来自传世的经部、史部、子部等常见的资料,还注意运用出土的材料,如敦煌文献中的《太公家教》《兔园策》《字宝碎金》等,像《太公家教》是唐至北宋时非常流行的蒙学读物,传诵几百年,书中有些说法已经成为国人共同的观念,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便见于是书,对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蒙书,作者也有精到的分析;此外,本书还注意运用下层史料,如“宝卷”“功过格”之类的善书,此类也难登大雅之堂,轻易也不会被藏书家收录,但它们对于世俗百姓观念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取材如此之广,足见作者学识之深厚,更重要的是取材虽广,但又不是机械地照搬史料,而是咀嚼、消化、吸收、吐纳,如春蚕吃桑吐丝一般,将史料织成美丽的锦缎。之所以能够如此,在于作者锤炼了语言,可读性很强。

  当然,史学著作仅仅以此为目标是不够的,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思维,思维清晰语言方能生动。作者的思维是相当透彻的,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有独到的认识,提出“学以为己”是传统教育的本质,虽然以这四个字来概括数千年的悠久历程,难免会受到质疑,但作者有自己的定位和追求,仍是值得鼓励的。

  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中西合璧、注重比较。比较是历史学家常用的方法,事物一经比较,即可发现其区别,但以往的教育史研究历时性的比较较多,如宋之于唐、清之于明,共时性的比较较少,作者于两种比较均加以运用,特别是共时性的比较,虽然当时中西社会交通的程度较为有限,但有些事物还是可以比较的,如作者将《千字文》与《拼字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宗教寓言与宗教象征,在中国启蒙教材传统中向来少见”,这既是中国教育的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