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陈红娟:新媒体时代“有意思先于有意义”,但是“有意思终归要有意义”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10浏览次数:33

  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集中的群体。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推进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两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前提性、基础性意义和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引领教育思路、方法和理论创新。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而言,存在两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旧有的教育理念,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习惯于在社区论坛、个人空间、网络博客等创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表达,对个性、自我、差异的内在诉求不断增强。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强调集体主义、社会需求,容易将大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乃至无个性、无差异的改造对象。由此衍生开展的灌输式教育理念,事实上已然过时。

  二、新媒体时代教育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新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要育德育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通过单纯政治知识传授来塑造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正视开放环境中育德育人的挑战,既立于课堂又超越课堂,既需要教师的知识传授又需要身体力行、德性示范。这也就是说,它具有动态性、体验性等新特点。


把握新媒体特点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用新思维、新角度去认识和利用新媒体,把握新媒体时代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方式新特点,是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首要任务。

  一是平等与引导的理念。

  新媒体时代,个体理论上拥有大致平等的话语权,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传播自己的观点、思考乃至理念。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师者为尊、专家为上,“老师说,学生做”。这种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教育方式,以及自上而下的命令、居高临下的说教、苦口婆心的劝服,其实已然失去了优势。

  大学生在新媒体应用中养成自由表达意见、主动接受信息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对话取代专断,营造互相尊重、共同探讨、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当然,平等交流不等于放任自流,疏通引导尤为重要。

  二是浅入和深出的理念。

  新媒体时代,信息展现遵循着“有意思先于有意义”的原则。人们对“有意思”的内容更加青睐,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条式、抽象化、刻板化教育内容相对难以产生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授理论是理论思维的产物,概括性、抽象性、政治性的理论与学生日常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隔离,直接呈现“有意义”的深刻性理论也难以激起学生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吸引学生,需将“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以“有意思”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用具体生成过程取代现成化教条,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情趣,用关于现实世界的具体化、生活化的知识去打动学生,实现从耳提面命到声情并茂的情感体验转换。可以用浅显易懂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用熟悉的案例来讲授不熟悉的规律,用图片、动画、数据、视频、音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育亲和力与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与新媒体可以单纯追求“有意思”以吸引关注度与点击率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意思”终归要“有意义”。形式的多样并不能取代内涵的深刻,浅入只是手段,深出才是目的。

  三是开放与互动的理念。

  新媒体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共生于开放的信息世界中。在此背景下, 教育环境要突破现实走向虚拟,有限课堂需时时与无限信息世界互动。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然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是在开放环境中不断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在加强课堂教育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其他舆论空间在教育方向上同向同行、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尤其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在相通性的人文教育,如果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另外,新媒体在传递社会热点、制造舆论话题、吸引群体参与中越来越具有优势,高校大学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参与群体。应当承认,以往封闭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回应上存在迟缓乃至缺位、失语的不足。在开放的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就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知学生所想、明学生所忧,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真正发挥解疑释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