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期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科学谋划创新发展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07浏览次数:46


2014年暑期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2014年学校暑期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于9月1日至2日召开。会议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主题,在回顾总结今年上半年学校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寒假务虚会会议精神落实情况的基础上,聚焦“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改革”、“推进新一轮学科建设”、“实施院系整体考核”等三大议题进行专题研讨,以更大程度地凝聚共识、集思广益,科学谋划下一阶段学校改革发展大局。此次会议吸收了以往做法和经验,在开场报告、专题研讨、分组讨论、总结讲话四个环节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院系综合改革工作交流环节,旨在既能聚焦问题、全面深入研讨,又能增强与会人员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9月1日上午,校长陈群首先作大会开场报告。他对学校今年上半年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等工作进展及有关改革举措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今年暑假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展咨询会的有关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陈群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未来中国高校实现发展首先需要靠改革,靠释放改革的红利,而改革目标则是要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从三个方面着眼进行思考和设计,一是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和发展层次相适应,与学校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

  在此基础上,陈群阐述了对学校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是通过切实发挥学术组织作用、提高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二是通过推进学部制改革、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三是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开展学科和招生结构调整,完成向教师教育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四是通过改革学校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职称晋升标准等措施,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五是通过继续推进“财务二级管理”的试点,改革预算管理办法、提高经费统筹水平,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等措施,推动财务制度改革;六是通过总结孟宪承书院经验、探索推广书院制,全面推动学生管理方式改革。此外,陈群还向大家报告了启动新一轮重点建设、迎接重点实验室评估、推进“2011计划”、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等新学期要重点开展的工作。陈群表示,今年上半年学校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实现突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我们仍应清楚地看到,学校的发展状态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们应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同时应着眼长远、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院系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也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软件学院的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学校各院系的前列。在陈群校长的开场报告之后,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院士作了题为“软件学院改革发展回顾与展望”的交流发言,从软件学院改革发展目标与思路、软件学院改革发展回顾、新一轮财务二级管理试点方案以及未来综合改革展望等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软件学院改革的有关举措和成效。何积丰表示,综合改革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调动领导与群众的积极性,制度与机制改革先行;而综合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基层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及改革是否有利于学科发展。

  9月1日下午,会议进入了专题研讨环节,先后就“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改革”、“推进新一轮学科建设”、“实施院系整体考核”等进行专题研讨。

  在“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改革”专题研讨环节,郭为禄副校长首先作主题发言,他从就业情况、生源结构、专业设置、政策变化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校在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就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改革提出五点思考:一是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状态数据报告制度;二是拓宽从文理基础专业向应用专业转专业和攻读研究生渠道;三是建立院系与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机制;四是加强本科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联动;五是探索教师教育新的体制机制。随后,学生发展联合服务中心主任施家仓及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戴立益先后作补充发言。施家仓主要介绍了我校学生总体就业情况及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戴立益结合校内专业评估、华东师大一附中孟宪承理科实验班等三个案例,重点介绍了如何促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以及大学与中学的联动。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曹文泽在主持开场报告、院系交流及专题研讨一时指出,当前正值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期和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攻坚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既是学校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地适应工作“新常态”、贯彻中央精神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环节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何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必须注重协同性、科学性和人本性。

在“推进新一轮学科建设”专题研讨环节,校长助理李志斌首先作主题发言,他在对前期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设想:立足提升治理能力、建设一流学科,紧紧抓住“统筹”和“规划”两个关键词,重点推进“一横(学科建设管理)五纵(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支撑条件)”的体制机制改革,尤其要通过构建学科资源统筹的保障机制、建立网格化学科建设经费管理模式、构建竞争性学科建设经费资助体系等途径强化学科建设管理。随后,地球科学学部主任丁平兴和国家教育决策研究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闫光才先后作补充发言。丁平兴在对地学部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并聚焦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培养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师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关键环节。闫光才在对“2011计划”进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我校“国家教育决策协同创新中心”的有关情况,以及将为学校带来的创建高层次复合型决策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机遇。

  孙真荣副校长在主持专题研讨二时指出,学科水平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以学部制改革、“2011计划”项目推进等为契机,从学科建设的内涵、动力、主体、抓手和保障等方面寻求突破口,逐步实现“从教师中选学者”到“从学者中选教师”的彻底转变以及创新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理应是新一轮学科建设的关键。

  在“实施院系整体考核”专题研讨环节,校长助理、学生工作党委书记、学生工作协调部部长程静首先作主题发言,她对国内高校院系考核机制及通行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我校实施院系整体考核的指导思想和已开展的工作,以及以院系考核为突破口、建立学校二级单位的整体考核体系等工作打算,并重点介绍了近期对方案作的主要调整:按文科、理科进行分类考核;立足“985”高校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优化指标体系;更加突出“奖优为主,以质为先,兼顾特色”导向;原则性要求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规范。随后,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桑标和党委组织部部长方平先后作补充发言。桑标结合院系实际,在对考核的目标、原则、方式和内容进行肯定的同时,提出了进一步理顺校-院(系)-个人三级考核间的关系,更好地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等建议。方平在结合2013年干部年度考核情况介绍现有处级干部考核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通过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参考、适当调控干部年度考核评优指标等三个方面适当运用院系整体考核结果的设想。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昌利在主持专题研讨三时指出,实施院系整体考核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院系及师生是否能够获得更好、更持久的发展动力和活力;院系整体考核方案虽已广泛听取意见,并经多次会议讨论,但其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以及如何实现与干部考核的有机结合仍需进一步讨论和完善。

  9月1日晚和2日上午,会议利用两个单元时间,分“推进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综合改革,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推进综合改革,实施院系整体考核”等三组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人员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小组参与讨论,也可中途换组;在讨论中,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充分交流互动,积极献计献策。在分组讨论汇报环节,学生管理处处长、校团委书记俞世恩,学科办主任陈振楼和人事处处长施国跃分别代表小组发言,就讨论中形成的一些共识、思考、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友群在主持分组讨论汇报时指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院系考核均关系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其中院系整体考核涉及院系乃至学校的发展活力和后劲;建议在工作中注重加强换位思考与本位思考的结合、校内评价与同行评价的结合,并处理好保障性指标与发展性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战略性指标与可操作性指标的关系。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作总结讲话。他表示,这次会议延续了今年寒假务虚会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通过开场报告、院系发言、专题研讨、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沟通、形成共识,进而把共识带到公共政策制定上来;另一方面以书面材料总结汇报了寒假务虚会“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效益”等两项议题的落实情况。

  童世骏围绕会议主题“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结合会议情况谈了五点想法:一是推进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实际行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强调和重申;此外,以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等国家层面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对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学校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发展高度,另一方面也是应对高等教育国内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二是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是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用好办学自主权。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论述,还是袁贵仁部长在咨询会上关于改革重点任务的阐述,都提及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公办高校的三重属性,即行政组织、学术组织、法人组织,尤其要从法人组织视角理解高校的综合改革,强调法人权力,重视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三是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用好办学自主权的直接依据是《华东师范大学章程》。2008年学校较早制定了章程,2013年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启动了章程修订工作,经多方征求意见、多次会议审议,2014年7月21日教育部下发了核准书,今天予以正式发布,要进一步加大章程宣传力度,把章程宣传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全校师生知章程、学章程、用章程、守章程,使依法治校成为每位师生的行为准则,同时根据章程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执行监督。四是院系考核(包括单位和个人考核)是行使法人权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考核最重要的必要性在于自主权在扩大,办学责任也在加重,从大学功能履行及自身发展来说,均要通过考核来履行标准、实现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是办学压力的传递,学校是法人,院系不是法人,学校的目标要通过院系来实现,学校的发展要通过院系的发展来实现,同时学校通过考核来为院系管理提供依据和制度安排;院系整体考核与资源合理配置有关,公平、合理、高效的资源分配需要加强考核、完善管理;通过考核来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通过改革、管理、考核的推动,使院系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五是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化综合改革提供政治保障。当前,维护办学的政治前提、发挥办学的政治优势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调动和发挥基层的积极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方案的内容和程序设计、执行过程及利益分配等均需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要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创造更好的办学条件。会上,还就部分处级干部岗位进行了民主推荐。

  校领导范军、梅兵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校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长助理,地球科学学部主任、副主任,A类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B类学院院长及下属各系党委(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机关各部处室正职,机关党工委、学生工作党委、后勤党工委、产业党工委书记,各直属单位党政正职,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工、青、妇负责人,以及部分特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