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陈勤建:二十四节气为何获赞“第五大发明”

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的演讲

发布者:学术报告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07浏览次数:34

上海人说“吃时鲜”、“踏地气”,看似一种生活俗语,其实是顺应节气变化的体现。“吃时鲜”,就是不要总是吃反季节的蔬菜,要顺着季节生长进食。同时,“都市森林”中的人大多数住在高高的楼房里,老人家常常提醒年轻人要注意“踏地气”,不能总是宅在房间,而要多下楼走一走。一些人觉得这是一种迷信,其实不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球是一个磁场,人类只有多接触大地,两个磁场才平衡;老是住在空中,人的磁场被切割了,对人体是不利的。这些都是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大智慧
  宇宙是一个循环体,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循环体。古人认为,人的生命中早已注入与二十四节气变迁一样的节律。现在一些人,睡觉没有时间观念。人是一个生命体,不规律的生物钟、反季节的饮食起居对生命运转是一种摧残。在一岁一枯荣中,人们还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由此,对生与死也要坦然处之。有生必有死,关键在于善生乐死。对此,中国古人很早就有过深刻的思考。中国古代的神话,强调的是“生和化”,认为人的生命与万物的转化是必然的规律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文艺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专著9部、编著6部,发表论文、文章180余篇。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软实力,二十四节气就是一个典范。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农时”(农业的时间)。它是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认知到的,并按照气候、物候的变化来规划时间、安排生产。据考证,早在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就已出现,只是个别名称位置不同;《淮南子》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当代二十四节气系列完全一致。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天讲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一方面是维系农事时间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传承其中蕴含的精神财富。去年5月,由文化部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为口号。这告诉我们,传承和提倡二十四节气,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行,而需要落实在实践中,要顺应二十四节气的节律来生活,要发掘历史遗产的现代价值。

某个节气要做什么事情,安排得很具体也很精致

  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中国有“四大发明”,但二十四节气曾被国际气象界确定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什么是节气?节气是用来指导一年农事的时节、气候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二十四整分,大约每隔十五天就有一个节气,如立春、惊蛰、芒种、夏至、小暑等。
  二十四节气是远古先民观天察地,根据星月的变化、植物的枯荣,总结出来的一套时间体系。先民按照相关时间点上出现的天文、物候、气象、农事现象变化,将一个太阳周年结合农时周期进行二十四段的划分。某个节气要做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很具体也很精致。
  上海人说“吃时鲜”、“踏地气”,看似一种生活俗语,其实是顺应节气变化的体现。“吃时鲜”,就是不要总是吃反季节的蔬菜,要顺着季节生长进食,这显然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都市森林”中的人大多数住在高高的楼房里,老人家常常提醒年轻人要注意“踏地气”,不能总是宅在房间,而要多下楼走一走。一些人觉得这是一种迷信,其实不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球是一个磁场,人类只有多接触大地,两个磁场才平衡;老是住在空中,人的磁场被切割了,对人体是不利的。
  现在大家有钱了,一到夏天就往冷的地方跑,一到冬天就往热的地方跑。实际上,这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人体在自然中生存,每个季节人体的收缩、舒展形成了特定的规律。改变这个规律,难免会加重身体调适的负担。这些都是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大智慧。
  也许有人会问,节气尚未形成之前,古人的生产生活依靠什么呢?主要看的是物候。物候的出现早于节气,是形成二十四节气的先河,也是结合天文、气象、物状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雏形。
  什么叫物候?它是自然界在天气变化时出现的各式自然现象。大家在幼儿园或小学的时候可能都唱过儿歌《小燕子》,小燕子来了,春花开了,这就是物候。秋天到了,庄稼熟了,芦苇开花,大雁南飞,这也是物候。总之,飞禽走兽迁徙或者一些天气现象的发生、动植物方面的变化,都可归纳为物候。
  具体来看,它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物候,既包括植物的,也包括动物的;另一类是自然现象,如东风解冻、水始涸、地始冻等。当然,由于某个年份的气候突变或观察错误,可能会导致有些物候的发生、描述不是那么准确,甚至不符合科学事实,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物候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
  古书记载: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北魏《正光历》还将“七十二候”正式载入历书。全球许多国家都有一年四季的划分,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以及七十二物候的说法,是中国独有的。现在我们主要用罗马历法,但农业生产还是按照农历、按照二十四节气在走。

搭建起阳阴历沟通桥梁,以确保按时育种和收获

  二十四节气从发生到成形,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现有的考古情况表明,二十四节气有2000多年历史。但此前,节气就出现在江南地区、长江流域。
  江南地区稻谷生产期的鸟候鸟历,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先河。什么是鸟候鸟历?春天来了,燕子从南边飞到长江一带,这是鸟候。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这主要与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关。长江流域主要生产稻米,稻米最早是从野生稻中发现的,是麻雀和小鸟吃的东西。我们通过鸟吃野生稻,发现了稻米可吃、可种、可用。
  1973年,我们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有7000年历史的稻谷生产文化遗址。远古水稻的生产,引起了对鸟的一系列信仰推断。大家知道,中国人是龙的子孙。但假如从更远的年代开始算起,中国人同样也是鸟的子民。比如,大家看到孔子穿的服饰上有四只鸟,就是受到这个远古文化的影响。
  在江南地区,曾经有过鸟人形象的神像。它像族徽一样,出现在各种远古器皿上。学术界对此有很多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神像戴的帽子是羽冠,身上穿的衣服是羽毛做的,它的爪是鸟爪。因此,这是模仿成鸟人的神像。
  大家听到鸟人可能有点想笑,现在好像是骂人的话,但在远古时期,这个鸟人可是地位最高的。一般认定,这个鸟人神像是一个巫,掌握着军事、政治和宗教权力。
  除了服饰,过去还确确实实存在一种鸟文。在一些重要器皿、玉器上,都有鸟文、鸟徽。同时,还按照各种各样的鸟划分了不同的官员职位。这些官员,大部分是负责时间的。例如,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
  不同的鸟还把一年四季区分开来,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样:春天到了,小燕子飞来了;秋天到了,大雁回来了。到苏浙一带的农村去看看,听到什么鸟叫了,农民就知道要开始做什么农事了。古老的思想和文化就这样通过历法、通过二十四节气传承了下来。
  坦率地讲,现在的阴阳历在农事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没办法完全对应农业生产。阳历的缺陷在于无法体现月相的变化,阴历的缺陷在于无法体现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搭建起了阳历、阴历沟通的桥梁。把农时和阴阳历结合起来,就能使农业生产更加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就能够按时育种和收获,就能阴阳调和。
  就国家发展而言,也要尊重这种自然规律。前些年,我们拼命发展,相对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工作的力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绿水也是人类最好的生存依托。现在包括上海在内,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河长制”,正在花大力气整治河道、改善环境。这是正确的做法,要持之以恒。

既能看到时间观念,又能感悟天人合一生命节律

  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国智慧,可进一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与农事紧密相连的时间观念。
  二十四节气和每个气候、物候联系在一起,这和农事生产的需要是一致的。远古时代,没有像现在这样精细的天文学知识,但先人通过对自然界的切身体验,定出了相对科学的时间观念。例如,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立冬起菜完,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积肥,大寒过新年。
  第二,顺应天时的生活节奏。
  从二十四节气中不仅能看到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又能感悟到天人合一的生命节律。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顺时而为、顺势而行的重要性。
  例如,清明节要吃青团,青团里有艾蒿的汁,吃上去有点苦涩,却清热解毒。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它类似于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很有用的中药材。小满吃苦菜,因为这个时节开始进入冷热不均匀的阶段,人体容易出现热燥的情况,而苦菜具有清凉的作用。我读中学的时候,一到芒种就要放假,就要去参加农业劳动。夏至时节,大家要开始吃各种各样的特殊食品,如凉面、水面等。到了小暑,还要做更多的防暑准备。
  前几年,华东医院申报香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研究团队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在研究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蒿、挂菖蒲。文化学者一般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加以解释,科学家们却要研究其中的成分。原来,艾蒿可以抵御、抑制18种病菌和病毒;菖蒲的提取物,则可以杀死26种病毒病菌。可见,吃下去的青团不知道含了多少古人、多少年积淀下来的生存智慧。
  第三,善生乐死的生命观。
  我们知道,宇宙是一个循环体,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循环体。古人认为,人的生命中早已注入与二十四节气变迁一样的节律。因此,要身体健康,就得顺其自然。现在一些人,睡觉没有时间观念。这是很不对的。人是一个生命体,不规律的生物钟、反季节的饮食起居对生命运转是一种摧残。
  在一岁一枯荣中,人们还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由此,对生与死也要坦然处之。有生必有死,乞求长久永生纯属做梦,关键在于善生乐死。对此,古人很早就有过深刻的思考。中国古代的神话,强调的是“生和化”,认为人的生命与万物的转化是必然的规律。
  第四,正直坚强的气节。
  二十四节气还明显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国人讲究坚强、中正、有骨气,就是要做有气节的人。节气是天道,也是人道,就是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人是讲究廉洁气节的。浙江浦江县的郑氏家族,经过两个朝代,出了100多个官吏,没有一人贪赃枉法。这个家族的家规《郑氏家范》,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家庭法典。家规中明确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意思是说,如果有贪赃枉法的行为,就要在家谱中削去你的名字,死后不得入祠堂。这在古代是对一个人的最大惩罚。
  古人还强调正直的人生观。文天祥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果我们不注意从小培养起正直的人生观、生死观,是很难成就大才干、大事业的,也就难以为国家和民族扛起重任。
  总之,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我们要摒弃对西方知识的盲目崇拜,而要重新找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情感与信心。


阅读原文


整理|王珍 周丹旎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吴潇岚